東非坦尚尼亞塞盧斯禁獵區(Selous)橙頭織巢鳥(Ploceus bojeri)的世界裡,織巢是雄鳥的使命(見上圖),關乎傳宗接代。為吸引雌鳥的青睞,雄鳥必須使盡渾身解數,織出漂亮又安全的家,雌鳥方能在其中安心下蛋、育雛。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東非坦尚尼亞塞盧斯禁獵區(Selous)橙頭織巢鳥(Ploceus bojeri)的世界裡,織巢是雄鳥的使命(見上圖),關乎傳宗接代。為吸引雌鳥的青睞,雄鳥必須使盡渾身解數,織出漂亮又安全的家,雌鳥方能在其中安心下蛋、育雛。
塞盧斯禁獵區一九八二年即被聯合國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堪稱非洲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面積有五萬多平方公里,魯非吉河從中穿越而過,提供各種生物生活所需。此地不但可以見到為數眾多的非洲大型野生動物,還有織巢鳥等五百餘種鳥類棲息在這裡,真是名符其實的「鳥類天堂」。圖/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