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維州 重回民主黨掌握 |2013.11.07 語音朗讀 265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白思豪(右二)五日當選紐約市長,成為自一九八九年來首位民主黨籍市長,他和妻子麥克蕾(右一)及兒女一起亮相。圖/美聯社 民主黨籍的麥考里夫成功擊退對手,當選維吉尼亞州州長。圖/路透共和黨籍的克里斯蒂獲壓倒性票數連任,有望問鼎總統大位。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民主黨籍候選人白思豪五日贏得紐約市長寶座,維吉尼亞州長也由同為民主黨的麥考里夫勝出,這是美國總統歐巴馬去年連任成功後,民主黨獲得的重要選戰勝利;不僅在這兩個重鎮奪回執政權,也為民主黨在未來全國大選打下爭勝的基石。 有「大蘋果」之稱的全美最大城紐約市,整體而言雖然民主黨人較多,但改革派白思豪是一九八九年來首位當選紐約市長的民主黨籍人士。 至於共和黨色彩濃厚的維吉尼亞州,州長選舉簡直就是一場殊死戰,最後由麥考里夫勝出。 專家:不足以預測明年大選 麥考里夫以些微差距取勝反映出兩黨在維州的支持度幾乎相當。歐巴馬兩次總統大選都拿下維州,但維州卻於四年前選出共和黨籍的州長。 分析家提醒,維州與紐澤西州選舉結果不足以預測明年國會和州長傳統保守派鐵票區的選舉結果。 一名六十六歲的紐約選民說:「他(白思豪)是這麼久以來,第一個讓我真正感到振奮的候選人。我很期待他能團結這座城市,處理貧窮的問題。」紐約市立大學一名兼任講師表示,他投票給白思豪是因為他對打擊不平等有遠見。 也有人批評他政見搖擺不定。舉例來說,白思豪為了贏得助選人士支持,對於是否廢除馬車載客穿過中央公園這項服務態度反覆。也有人質疑他是否具備足夠經驗,能夠管理七百二十億預算、領導三十萬人員的紐約市政府。 白思豪 獨特背景勝選原因 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白思豪能當選紐約市長,他的獨特背景吸引不少少數族裔支持,成為勝選原因之一。 白思豪年輕時是左派激進分子,非裔妻子麥克蕾坦承曾是同性戀,外加父親自殺身亡的過往,白思豪本身就是美國多元社會的縮影。 九月黨內初選結果揭曉時,白思豪帶著妻小一同出席勝選晚會,黑白配的新美國家庭畫面,贏得不少非裔與拉丁美洲裔選票,也成功收買了不少自由派選民的心。 此外,白思豪提出革新政見,將自身定位和現任市長彭博做出明顯區隔。他不只將自己比擬為歐洲社會民主黨人士,還向紐約市勞動階級承諾,將大力擺脫彭博十二年來對華爾街友善的政策。 白思豪希望紐約州議會向收入達五十萬美元或以上的居民,每年平均多課徵九百七十三美元的稅,替紐約全體學齡前兒童教育籌集經費。 他也承諾要改革「攔下盤查」政策;紐約市警察可以根據這項政策攔下行人,搜查是否持有武器和毒品。批評者聲稱,警方依據「種族貌相」,對非裔和拉美裔年輕人進行盤查。 前一篇文章 克里斯蒂連任紐澤西 劍指白宮 下一篇文章 雙親來自台灣 吳弭 當選波士頓市議員 熱門新聞 01【詩】 颱風天裡播放Heisei2025.07.1402【閃文集】印刷的奇蹟2025.07.1503大馬關丹站VEGRUN 跑出綠色行動力2025.07.1504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5人間社新聞研習營 傳遞真善美2025.07.1606南非德本協會捐輪椅 點亮受贈者人生2025.07.1507環保音樂劇在河邊 光明大學攜手社區演出2025.07.1608【人間行腳】馬蹄踏過2025.07.1609【臆想截圖】夏天的氣味是白色的2025.07.1510萬年寺播撒善根 祝福佛光寶寶2025.07.15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游泳世錦賽 激戰新加坡屋頂野餐照 諷都市化失衡寰宇新聞 一周回顧湘巴藏戲以空襲敘利亞 美急介入防衝突擴大冰島火山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