蔦松紅磚公園 說社區往事

 |2013.11.04
963觀看次
字級
蔦松地區某空地常期被堆放垃圾,居民與藝術家合力,把它變成美輪美奐的公園,尤其是公園入口的「牧童與黃牛」裝置藝術,讓人眼睛一亮,成為地方的新景點。圖/姜宜菁

【本報雲林訊】雲林水林鄉蔦松地區某空地長期被傾倒垃圾,公所透過藝術家的巧手,與村民集思廣益進行改造,將垃圾場變成社區公園。

今年初,水林鄉公所邀台南土溝優雅農夫藝術團隊駐村,進行社區空間藝術改造,路邊的護欄、公車亭都煥然一新,居民樂見新改變,但松西村與松中村交界的空地長期被放置垃圾,與美輪美奐的環境不相搭,居民自動自發清理,在藝術家的巧手下,垃圾場變成公園,居民遊憩的地點。

公所解釋,早年當地村民大多從事磚窯建築,因此以紅磚為主題,整合蓋磚窯工班與藝術家的巧思,公園內的椅子、烤肉架皆是紅磚堆砌而成。

藝術家使用馬賽克將農村生活融入藝術中,蔦松國小前的公車亭原本破破爛爛,也沒有座位讓人休息,現在公車亭多了復古照片,馬賽克拼貼成水林名產—地瓜,述說著蔦松地區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