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基百科式微? 6年少1/3員工

 |2013.10.28
96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英國《每日郵報》二十五日報導,維基百科的編輯人員規模自二○○七年以來減少了三分之一,專家說可能是維基百科式微的徵兆。這三分之一的人是忿於維基百科「降低品質門檻」而不幹。

維基百科平均每月至少一百億人次點擊。這個網站原來的作法,是由義工來規範大眾上傳的內容;但贊助維基百科的「維基百科基金會」改變一系列措施後,愈來愈多義工懶得多事。

可能為了阻絕網路破壞行為和胡扯的文章,基金會將編輯作業自動化,改以程式而不再由人來刪除可疑內容。結果,許多用戶辛苦獲得的真正知識被無故誤刪。

根據明尼蘇達州大學的最新研究,基金會這樣的現代化點子是造成許多忠實「維基百科人」不再管事的一大原因。

維基百科另外一項不得人心的舉動,是改變內容上傳的方式。原先,上傳內容的人必須熟諳這個網站的語言,亦即Wikitext,才能順利到位,現在改成類似word processor,毫無網站編輯經驗的人都可以貼文。

基金會的用意是吸引新用戶來貢獻知識,但新作法導致瞎扯的文章輕易過關,老經驗的編輯人員很無奈。結果是維基百科人員銳減。專家說,這恐怕是維基百科「長期示威階段」的開始。

維基基金會總幹事賈德娜否認式微之說。她表示,丟掉Wikitext能吸引一種新的上傳者,她稱之為「熱烈的初生之犢型記者」。

她表示,「維基百科人」像是太熟悉作業的老人,霸住辦公桌,他們不會三更半夜衝出門去探討一場火災:「新人會這麼做,他有的是精力和潛力。我們需要這樣的初生之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