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首次公開第一支核子潛艇部隊——北海艦隊核子潛艇基地。圖為大陸海軍戰略導彈核潛艇。圖/中新社
大陸核子潛艇部隊創下許多世界第一,其中連續四十二年零核事故紀錄,頗為引人注目。圖為海上核生化應急救援隊進行環境監測。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大陸媒體—包括官媒新華社—罕見地披露大陸核子潛艇部隊的情況;一九八八年九月,核子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準確落在目標海區,大陸成為繼美、俄、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子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而且,四十二年來保持核安全紀錄,還創下了世界核子潛艇長時間航行紀錄。
二○○九年四月,兩艘核子潛艇參加中國大陸海軍成立六十周年多國海軍活動海上閱兵,是中國海軍核子潛艇首次公開亮相,也標誌了中國大陸海基戰略防禦力量「初步形成」。
據中新社報導,大陸第一艘核子潛艇於一九七○年十二月下水,一九七四年八月服役。海軍第一支核子潛艇部隊—北海艦隊潛艇基地組建以來,創造了世界核子潛艇長時間航行紀錄;檢驗了中國核子潛艇深海作戰性能;水下發射運載火箭;連續四十二年從未發生過核事故等多項紀錄。
報導說,中國大陸的核子潛艇基地,基地司令員是高峰,海軍少將,二○一○年三月任職,之前在一般潛艇部隊工作。基地政治委員(政委)則是厲延明。
厲延明接受採訪時表示,核子潛艇每一次執行任務都是孤軍出發、遠離大陸、環境複雜,任何一個戰術動作,都包含著很高的政治意涵;任何一個決策舉措,都與國家政治外交大局息息相關,容不得半點失誤。
經過不斷的努力,核子潛艇官兵訓練的難度、強度和出海頻率逐年上升,創造了中國核子潛艇二十多項首次和第一。
他們率先完成核子潛艇熱態交接緊急出動,率先成功實施新型魚雷水下多發齊射等。近年來,基地部隊在執行戰備巡邏任務中積累實戰經驗。
而核子潛艇就像一座海上移動的核電廠,它的運行、管理、維修一點不容馬虎。
中國大陸的第一座核電廠站秦山核電廠站開始運行發電是在一九九一年十二月,第一艘核潛艇卻是在一九七四年八月就開始服役。經過不斷摸索,北海核子潛艇基地建立了基地、大隊與艇上三級監測體系,裝備了一系列檢測維修的先進設備,並配備攜帶式檢測設備,增強了裝備故障的預測預報能力。
經過幾十年的運轉,大陸核子潛艇也面臨退役處置。核子潛艇退役是世界公認的難題。海軍組織專家部隊預先研究,從核廢料到零件的拆裝,全程制定了詳細的方案,會同地方工業部門先後突破十二項關鍵性技術,使中國大陸成為世界上具備成功實施核子潛艇安全退役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