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一無二的禮物--頑石終於點頭 文/有淨 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 |2013.10.27 語音朗讀 2819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圖/澳門禪淨中心提供 澳門禪淨中心為感謝護法義工和信眾的護持,每年都會準備別出心裁的禮物回饋。 今年的禮品是手作的採繪石頭吊飾,因此每個人收到的禮物都是「獨一無二」的限量品。 一顆普通的石頭,比不上寶石、珍珠、瑪瑙,但這分心意確是無價! 義工們從滿滿六籃大小不一的石堆中,挑選出三百多顆合適的石頭,然後清洗、鑽洞;接著構圖、著色、上光油,最後再打中國結,繫上星雲大師每年和大眾祝福法語。 為三百多顆石頭繪畫,每個工序都很重要,尤其石頭鑽洞,可真是艱難的大工程啊!還好我們請了很有實驗精神的李泉師兄,他一答應下來,大家「心中的石頭」就放下了。 鑽洞的問題解決了,接著石頭要彩繪也要有美感,義工中學過繪畫的人不多,但她們還是很發心承擔。練習的草稿紙,畫滿了百多個圖案,畫了又塗,塗了又畫,才敢下筆在石上,認真的態度令人感動。 集體創作的收穫與快樂,就是遇到難題,大家一起想辦法解決,一起分享收成,而最珍貴的,是大家終於體會到「從作務中增長智慧」的真理,更體悟到道生大師說的「一闡提也能成佛」的教化。 於是,一顆顆石頭,都有了新生命。 是啊!您看到「頑石點頭」了嗎? 把握機會 廣結善緣 文/李泉 當有淨法師徵詢我參與製作結緣品意願時,就滿心歡喜一口允諾。但,畢竟要為三百顆石頭鑽小孔還是第一次,面對這一大盆的石頭,我一邊篩選,一邊思考鑽孔的方法。 首先想到要在這些滑溜的「頑石」上鑽孔必須加水,以增加阻力;但水會導電,便有觸電的危險,戴膠手套又不夠靈活,想到家中有一把低電壓的電鑽,我就嘗試把石頭帶回家中鑽孔打洞。 石頭的形狀有大有小;有滑溜有粗糙,每顆硬度也不盡相同。為了防止小石頭移動,我用三隻手指緊握著它,然後聚精會神用電鑽向四個角度傾斜鑽了二十多分鐘,才成功鑽穿了一顆。 欣喜之餘,檢查電鑽尖部,發現已磨損一半;而一直在旁觀看的小孫女摸著我的手臂,好奇地問:「公公,為什麼你的手仍然在不停震動?」 原來我的手也像石頭被電鑽震得不停的抖動,但我想到難得有這個機會與大眾結緣,就不去管它,沒想到疑慮煩惱竟不知不覺一掃而空了。 心如畫師 畫出心相 文/譚麗琪 一個寧靜的下午,我獨個兒在家中繪石頭畫。看著手中的小石頭,心中在想,是誰把這塊石頭打磨得像小水滴一般可愛?那麼的逗人目光?不禁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拿起畫筆,該從哪兒先下筆呢?從未正式學畫的我,就按照有淨法師教導的方法,一筆、一筆慢慢在石頭上面開始上色。 小石頭表面滑溜,我不停地畫,又不停用水把顏料抹掉,然後重新再畫。就在為石頭的小孔畫上最後一筆時,發覺天空已經泛起美麗的紅霞,原來,太陽已悄悄下山了。 我看著自己的塗鴉作品,心想,這也是修持的好機會喔!因此在心懷感恩的同時,也原諒了自己今天無效率的作為。 家人下班回來後,我把石頭畫跟他們分享,然後再對照原來的草圖,不禁發出會心微笑,佛經說:「心如工畫師」,也許,這就是我心底裡的圖畫吧! 挑戰極限 禪悅法喜 文/魏銀燕 我從小就喜歡繪畫,但自學校畢業出社會後,就再沒接觸過,因此要特別的感謝法師給予我機會。 這次要繪畫的好特別,就是要在一塊小石頭上畫出不同的圖案,對我來說,這很挑戰我的耐力極限,因為要在小石頭上作畫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必須更細心。 但這確是一個很好的機會,除了可以滿足我繪畫的興趣外,還可以訓練我身心的耐性和定力。果然,石頭繪畫帶給我無比的禪悅法喜。 心境清明 立見成效 文/祁如璋 常聽說佛法不可思議!但真正用心體會理解有多少?感恩有此學習機會,於石頭上畫圖,對這方面知識向來貧乏,只知游水是魚,會飛是鳥,其他細膩的事情根本少有理會,更談不上用心。 從畫第一筆開始已遭困難,沒想像力、沒著筆點……種種問題一大堆,只知錯了刷掉再來吧,嚴重是對錯誤成因也毫無知覺。好不容易在法師指導下完成第一顆,滿以為可上軌道了,誰料每況愈下,畫、刷無數次,十分無奈,猶幸沒有放棄的念頭,腦內盤旋一問題:你自己無奈,而教你的人更無奈,欠一點包容、忍耐都不成,還要想方法來指導你,難道自己真是無慚無愧嗎? 立下決心,翌日重新開始,用心凝視石子約一小時,再將畫面想像好,套於石子上,找出聚焦點,穩穩落下第一筆,終於操練成功了──就像開發了新路徑。 也終於明白集中精神、心境清明的重要性。用心做事,成效果真不同。 祈願透過石子上這點滴的祝福,與結緣者同享法喜! 手作寶喜 給人歡喜 文/吳金燕 人際往來迎送少不了「禮尚往來」,而佛門裡更不能缺少歡喜,因此師父除了給「法喜」外,往往還會給大眾「寶喜」,而這些寶喜,則多由師父帶領義工親手製作。 這次的「寶喜」,是在撿來的小石頭上作畫,將一顆顆平淡無奇的小石頭,變化成一幅幅賞心悅目的小圖畫。我很榮幸參與了此次的工作,在繪製中深深感到法師的創新與用心,而想想自己除了每天忙於工作外,還可以抽空繪畫減壓,作品可以和大眾結緣,真是一舉兩得。 前一篇文章 【生活新美學】韓國學者金成 天然染色創意個展 下一篇文章 【快樂植物染】紅茶染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