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德國、巴西與拉美及歐洲其他國家聯手,準備年底前在聯合國大會推動決議,要求將隱私權擴大至網路,這將是國際間首次聯手遏止美國國家安全局(NSA)針對外國的監控行動;外交官表示,此凸顯美國監控其他國家的醜聞已引發國際憤怒。
雖然聯大決議不具約束力,但美國情報部門面對的國際壓力勢將升溫。
德國政府周五證實將就總理梅克爾手機被竊聽事件,派遣高層代表團前往美國,尋求解釋機會。梅克爾還希望歐洲聯盟(EU)二十八國達成「不監控協議」,並希望美國也能簽署;梅克爾要求美國總統歐巴馬採取行動,而非只是一味辯白。
路透報導,美國NSA疑似監聽梅克爾行動電話,德國下周將派情報機構首長赴美,希望白宮清楚交代相關事宜。
巴西警方立案調查
與此同時,巴西警方已針對美國監聽巴西政府與企業的檢舉立案調查,警方也已要求盤問正在俄羅斯避難的美國國家安全局前雇員史諾登。
西班牙總理拉霍伊也表示,他已經指示外交部長召見美國駐馬德里大使進行了解。
美國「外交政策」網站引述外交官員透露,德國及巴西的外交人員,周四於紐約與拉美及歐洲部分政府代表會面,商討今年內在聯合國大會人權委員會上提交決議草案,要求將《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十七條中對個人隱私的保障,擴展至網路世界。
有關條款訂明,任何人的隱私、家人、居所及通訊均不應遭受任意或非法的侵擾,其名譽及聲望亦不應受到非法攻擊,所有人都有權獲法律保障,免受有關侵擾或攻擊。公約生效當時,互聯網尚未普及,因此未列入相關保障範圍。
NSA官網當機引揣測
另一方面,NSA的官方網站周五「當機」長達數個小時,不過這個擅長入侵電腦網絡的情報機關表示,「官網操作故障是因為技術性失誤所致」。
國安局官網NSA.gov於下午開始出現故障的情況,引起「推特」網民的揣測,它可能遭受駭客的分散式阻斷服務攻擊。
然而,國安局發言人提出否認,指網站是因為在進行例常電腦程序更新工作時,發生了一個內部錯誤。該網站已於美國當地時間周五的十時三十分左右恢復運作。
對此事件,國際駭客團體「匿名者」發表一則「推文」打趣說道,「哦!NSA.gov的網站故障別驚慌。因為他們早已備份了整個網路。」不過該團體沒有明確表示自己是否是這起事故的「幕後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