姍姍和小如是班上最要好的同學。一個周六午後,小如騎腳踏車在自家附近閒晃,忽然看見阿哲(姍姍的男朋友)牽著隔壁班雨潔的手走進大型文具店。她立刻騎車到文具店門口,並當起狗仔,監看阿哲和雨潔。只見兩人親密地說說笑笑,偶爾阿哲還會偷親雨潔的臉頰,彷彿全世界只剩下他們兩人。
小如非常氣憤地離開文具店。周日,她約姍姍出來,並一五一十地告訴姍姍,她所看到的一切,包括阿哲和雨潔的親密舉動。姍姍聽完之後,情緒激動、淚流滿面,因為她和阿哲早就是公認的班對,怎麼半途殺出雨潔這個「小三」呢?
隔天,姍姍請假沒到學校,小如和三位女同學利用下課時間質問阿哲:「你為什麼劈腿?」阿哲死不承認,小如一氣之下,在黑板上寫下「阿哲劈腿」幾個大字,全班同學一陣譁然,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這件緋聞。阿哲氣死了,用台語三字經不斷辱罵小如……最後雙方家長互告公然侮辱。
孩子們不懂法律,一不小心就可能因言語或行為不當而觸犯法律。身為家長,我們要適時提醒孩子不要在公開場合辱罵他人,否則極有可能吃上官司。如果經常看報或電視新聞,不難發現,有些人因一時情緒激動,辱罵對方而彼此互告。不要以為成人的世界才會發生這樣的事,孩子們也可能因一時不懂事而犯下大錯。看到類似新聞時,可利用新聞來教導孩子正確的觀念。
除了教導孩子不要用言語辱罵他人之外,身為家長,更要教導孩子「多說好話」。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報告指出:嘴甜的孩子,比較容易受到大人的疼愛。我兒子今年讀大班,偶爾我會打電話到幼兒園問老師:「我兒子今天表現得如何?」電話結束前,我總不忘拜託老師,請多關照我兒子。不料,老師竟回答我:「妳兒子嘴巴很甜,我們很樂意照顧他。」這讓我寬心不少。
我想起某次與兒子借宿一位女性友人家中,他看到阿姨的畫作,馬上就說:「阿姨,妳畫得好漂亮喔!」而隔天早上用餐時,看到友人先生,也立刻招呼說:「阿伯,早安!」讓餐桌上的每個人都感受到早晨的喜悅。
好話人人愛聽,有時多說好話可以增加某些場合的歡樂氣氛,只要不是心存巴結就好;而壞話大家都不喜歡聽,也容易引爆爭執。請試著回想,若有鄰居每次一開口,總是嫌這裡不好、那裡不對,從未聽過他稱讚別人,是不是讓人比較不喜歡接近他呢?身為家長,我們應該以身作則,多說好話,也教導孩子多多稱讚別人,不要辱罵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