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圓光遇見佛光 弘法心旅程

人間社記者姚真庭馬來西亞報導 |2013.10.18
1312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姚真庭馬來西亞報導】



台灣圓光佛學院師生一行二十八人,在圓光寺方丈暨圓光佛學院副院長性尚法師帶領下,日前到佛光山馬來西亞東禪寺參訪,就弘法現代化議題,與東禪寺監寺滿慧法師及東禪佛學院師生展開熱烈交流。

性尚法師表示,圓光與佛光因緣深厚,「當年星雲大師隻身初到台灣,找不到落腳處,由圓光寺妙果老和尚收留掛單,日後大師常感恩祖師大德,我們才有機緣到此參學。」他表示,常以星雲大師著作的《十大弟子傳》為指引,圓光佛學院秉持「戒定慧」,推廣僧伽教育,培養佛教人才,而東禪佛學院的院訓是「悲智願行」,要學生發大願大行,成為大菩薩;佛光與圓光異曲同工,都朝著進步的方向努力。

讓佛教深入人間

圓光佛學院教務長寂慎法師指出,星雲大師對佛教的貢獻媲美佛陀時代的阿育王,兩人皆造塔建廟、善行跨越國際、親近普羅大眾,都是菩薩行者。他補充,雖然人在國外,但一來到東禪寺,感覺像「回家」,因為佛光山是在台灣開山,再發展到馬來西亞的。他順勢鼓勵圓光佛學院的畢業生,要設法接引新時代青年學佛,弘法不能墨守成規,必須走出嶄新的旅程,只要道風不變,讓佛教深入人間,才算圓滿通達。

滿慧法師帶領圓光佛學院師生參觀東禪寺的建築、文化、教育等環境,並親自導覽。眾人對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理念很有興趣,對東禪寺弘揚佛法的軟硬體設施表示讚賞。

滿慧法師特別介紹東禪佛學院培育弘法人才的方式:課程為期九個月,每年六月結束後,先去大陸遊學,參訪佛光祖庭宜興大覺寺,飲水思源,再回到台灣總本山的叢林學院繼續深造。

關心老年人學佛

圓光佛學院一位學生表示,佛陀不捨眾生,大家在關注青年學佛同時,也不要忘記關心老年人學佛,佛光山對老人的照顧很周全,值得學習。也有學生看到佛光山以花展接引大眾,感觸良多地說,要拋開傳統包袱,用靈活的方式接引眾生,永續佛命;佛光山的教育體系從幼兒園到大學,從出世到入世,是值得學習的榜樣。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