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有民眾擔心塑膠餐具溶出塑化劑,而改用不鏽鋼餐具,但市售不鏽鋼便當盒未必安全。台北市衛生局昨天公布市售不鏽鋼餐具抽驗結果,二十件產品中有十二件完全沒有標示,其中五件錳含量超標百分之十。因不銹鋼便當盒錳含量,只代表不銹鋼材質等級,與食品安全無關,被驗出錳超標的商品,沒有違法、也沒有罰則。
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處長邱秀儀表示,二十件檢驗不鏽鋼便當盒,先進行鉛、銻等有害材質檢驗,產品全數符合規定,再進行CNS8497檢驗,發現沒有標示的不銹鋼便當盒,有五件錳含量超出百分之十以下的標準。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表示,便當長期裝高溫食物,若使用時間太久受損出現刮痕,或者裝酸性醬汁,都可能使錳溶出,長期吸收腦部可能會出現錳慢性中毒現象,造成神經退化疾病,出像類似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智力退化等問題。他建議,最好採買「編號三○四」的不銹鋼便當盒,平時清潔不鏽鋼餐具或鍋具時,可用絲瓜布、菜瓜布清洗,避免用刮刷,若外表已經出現一條一條的刮痕,最好盡快丟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