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陳文茜
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執筆人:陳文茜
文茜世界周報主持人
我們在放棄,在投降,在割愛我們自小相信的某些價值。我們正成為一個「虛假共和國」。
從食品安全的毒澱粉,小市民夜市攤的「毒醬油」,到早已為人詬病的「虛假新聞」、「虛假節目」;以及令人絕望的「虛假政治」…。自小我們相信的人情義理、溫馨善良,在這個國度中,正一點一滴地消失。
還不過五年前,我們多麼驕傲自己的公民與道德以及食品品牌,譏嘲大陸「唯利是圖」的黑心商品。短短五年後,我們已無臉自豪,甚至一下子不知為何我們也陷入了一個唯利是圖的陌生國度。
從道德層面,我們找不到傳統價值迅速崩解的理由;但從已是普世價值的「金錢至上」觀之,那些傳統的品牌、誠實及字號,比起「錢」這回事,多麼輕薄、多麼不屑一顧。
先以媒體為例,一切以收視率或零售為最高價值,新聞自由是它們逐鹿金錢最佳的屏障。它可以漫天胡說、捏造新聞,甚至惡意修改照片作假。問他們良知何在?他們早已麻痺,他們只知點閱率與收視率。更不幸的是這十年的新聞及電視變化,證明「虛假」反而是通往成功的道路之一。
再以政治為例,二十年來我觀察政壇的起伏,愈踏實的愈失敗,愈「扮演」的愈成功。他可以虛假地扮演體制的反叛者、權力的無邪者,沒有幾個人問政績、問見解、問國家領導人的國際視野、經濟遠見及族群包容。愈虛假、愈成功…愈踏實,愈落後。那些重大公共工程總比不上焰火明媚,那些「路平專案」可能擋了一堆人財路,反而使做事的人爭議愈多;做秀而迴避重大政策的人,前途蒸蒸日上。
從政權至媒體、至商業、至小市民…成功的道路,前方標語寫的早已不是「誠懇」或「誠信」,這些字眼在這個虛假的時代太愚蠢了。是的,歷經十年虛假價值,尤其「金錢至上」的競技場,我們終於成了自己最要「命」的敵人。吃一口家鄉美味的肉圓,思鄉味尚未興起,毒澱粉已足以使你吞下恐懼。蚵仔煎,多麼美好的童年回憶,老闆淋醬油時,你不再欣賞他揮汗如雨的親切,你不得不狐疑地阻止他,「哦!我不要淋任何醬料。」有色素的是塑化劑、有機的被驗出農藥、「有料」的新聞是誇大偏頗…。哦,他們多麼唯恐天下不亂,多麼不在乎專業;只要有鈔票數…這世間只有一件事不虛假,只有一件事是真實的:鈔票。
食品黑心事件初起我很驚訝,這個太平洋拂吹的島嶼崩壞地如此之快;沉靜思考之後,想起過去十多年來台灣上層價值早已充斥了欺妄、浮誇、狡詐、廉恥的淪喪…。如果上層已腐朽至此,而且政黨輪替差別也有限,我們如何期待經濟衰退氛圍下,掙扎於生存線上的市民,捍衛誠信,遵守「老實在地人」的樸素?當他們無情地被動員於沒有是非的政治環境、每日閱讀新聞倫理敗壞的媒體時,他們拿什麼去面對時代的腐朽?
只許政治人物愛權、媒體老闆數錢,小市民卻要「甘於清水之流」嗎?
這是一個在歷史縱軸上打退堂鼓的國度。比起一九八○年代,比起一九九○年代,我們在投降、我們在放棄,我們在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全球化戰爭中,成了打敗自己最大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