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伏龍表示,母親九月三十日因肺積痰住醫二天檢查,證實尿毒症需洗腎,因不忍她受苦,出院回家,安祥離世。母親晚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生前即安排後事,在基督教公墓買靈骨塔位。母親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愛惜,與人為善的人生觀,會永存子孫心中。(圖/魯永明攝、高毅照相館提
張伏龍表示,母親九月三十日因肺積痰住醫二天檢查,證實尿毒症需洗腎,因不忍她受苦,出院回家,安祥離世。母親晚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生前即安排後事,在基督教公墓買靈骨塔位。母親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愛惜,與人為善的人生觀,會永存子孫心中。(圖/魯永明攝、高毅照相館提供)
【本報嘉義訊】台灣最年長的一百零五歲助產士張新春,重陽節前走完傳奇人生,四日病逝家中。她接生半世紀,雙手迎接數千嬰兒來到花花世界,就算經濟吃緊,仍堅持窮苦人家不收費。如今安詳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將於基督教公墓長眠,十六日下午在貴格會南門教會舉行告別式禮拜。
嘉義市長黃敏惠每年重陽節探望張新春,原定今天送重陽敬老金給阿嬤,獲知阿嬤過世,昨天上午由民政處長張寬煜陪同到喪宅弔祭。她說,張新春慈祥體貼,一生奉獻醫療,是嘉義之光,每次見到她,如同看到自己阿嬤般親切。希望張家人傳承阿嬤精神,發揚光大。
張新春三歲喪父,十五歲隻身北上,在台北蓬萊產婆講習所讀一年助產、二年護理,考取助產士及護士執照。她二十歲執業,赴日研讀一年助產醫學後返鄉於溪口庄(鄉公所)任職,是台灣最早專業產婆。二十五歲與溪口庄長(鄉長)、開存仁醫院的醫師張進國結為連理,育二男三女,傳為美談。
「生產不能挑時間,再危險都要出門!」在醫療、交通落後的偏僻溪口鄉,張新春風雨無阻接生,連自己懷孕、坐月子也不得閒。一聽見有人「叫接生」,她騎腳踏車、坐轎,甚至坐船筏渡過湍急溪水,守護產婦與新生兒生命。某次到雲林縣接生,碰到產婦難產,她守產婦家三天,家人以為她失蹤。
張新春當時月俸三十圓、接生費二角。丈夫過世後,她扛起家計,收入不豐,卻仍堅持不收窮苦人家錢。現今六、七十歲以上溪口人幾乎都是她接生,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旭成也在她手中呱呱墜地。她接生自己的孫子,自己五名孩子則由丈夫接生。
早年社會重男輕女,習俗、迷信,更常讓小生命早夭。張新春回憶,曾有產婦連生多名女嬰,丈夫拋妻棄女離家,她代為照料嬰兒。有回一名新生女嬰長了一顆牙齒,她擔心產家以民俗「鬼嬰」為由拋棄,偷偷拔除牙齒。當時民眾難接受的節育、衛教觀念,她也一再耐心說明,擔任啟蒙角色。
張新春一九八○年退休,與長子、媳婦住嘉義市,五代同堂,幸福美滿,子孝孫賢,兒媳照料她無微不至。家人說,阿嬤記憶好,飲食清淡,但近年心臟不好,左腎手術割除,還摔斷腿,六月起臥病在床。
張伏龍表示,母親九月三十日因肺積痰住醫二天檢查,證實尿毒症需洗腎,因不忍她受苦,出院回家,安祥離世。母親晚年受洗成為基督徒,生前即安排後事,在基督教公墓買靈骨塔位。母親對每個生命的尊重、愛惜,與人為善的人生觀,會永存子孫心中。(圖/魯永明攝、高毅照相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