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有七位老師參加教育局的「夜光天使點燈專案」,課後為弱勢學童指導功課、照顧生活,太晚了,家長還沒來接孩子,有專人逐一把小孩送回家。
受輔導的學童,成績日漸進步,生活習慣也改善。教育局日前頒發獎狀給這群辛勞付出的老師。
「窮,不能窮教育;苦,不能苦孩子」,這句話,聽起來很有道理,許多教育政策,都採取積極性的差別待遇,希望能藉由經費的補助、資源的提供,讓弱勢的孩子得到更多文化刺激與教學品質,對弱勢族群,確有幫助。
身為第一線的教育人員,發現弱勢學生真正需求,是「機會」與「學習動力」,短期的經濟援助,或許可減緩燃眉之急,長期來說,卻無濟於事,唯有透過學生學習力啟發,才能為他的人生矗立希望的燈塔。
教育最大的價值,在於提供適當的舞台,讓學生透過努力的過程,得到認同與掌聲,建立自我的自信心與價值感。
班上有位弱勢學生,從來沒有擠進班上前六名,成績中上。有一次月考,分數與第六名的同學同分。如果依照那時的評分標準,同分要再依序比國語、數學、自然、社會各科的分數,以決定誰是第六名。
當時央求學校把同分的兩位同學並列為第六名。神奇的是,這位同學拿到第一張獎狀後,竟成為前六名的常客。畢業時,她獲縣長獎。
古人常說:「秀才人情紙一張!」對教學者而言,只是多一張紙,在學生的心目中,卻是肯定。從卡內基的觀點,這就是成功的種子,學生會在未來的許多時候,複製成功的經驗!成功所帶來的自信,更會帶來更多的成功,成為向上的「正循環」。
從商場與職場上,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自信與內在動機,決定了他的人生。教育工作者最大價值,在於如何協助每一個學生找到自己的價值與亮點,產生由內而外的學習熱情,勇於面對人生的挑戰。
向陽天(苗栗縣/教務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