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教師荒 六帖藥方尋良師

趙文德 |2013.10.01
850觀看次
字級

面對教師荒問題,個人從教育現場的角度,提出下列幾點建議。

穩定師資培育政策:面對課稅減課政策,國小教師員額由每班一點五人逐年增加零點零五,預定的編制數為每班一點八人。就師資的供需,應從少子化的緊縮思維調整成「長期培育、穩定供給」,才能持續為教育現場注入活水。

多元課程與多元展能:引進大學畢業生或社區文化專業人士加入校園,依據其專長提供學生不同的學習契機,例如圍棋、吉他、足球、編織等,既能兼顧文化傳承,也能發掘學生的優勢智慧,為教育提供更多的可能。

主動出擊、良師興學:古有「三顧茅蘆」而得諸葛孔明傾力輔佐,校長、主任可主動尋找,使增置教師與校務發展或本位課程結合,抑或引進國際教育師資,讓多元專才得以為教育所用,提供學生不同的經驗與視野。

提高偏鄉加給:偏鄉學校教師一直處於「高流動率」的狀態,偏遠加給的額度,在面對高油價的時代,早已不足以支應交通費,以至於偏鄉乏人問津。除了偏鄉加給的調整,公費生的名額亦應一併增加,給予更多有意從事教師的學生,多一點實踐熱情的保障。

溫馨校園實踐希望: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教師視為「專業的志業」,學校的經營,在營造良好的組織氣氛,滿足教師的專業需求,讓每位教師感受到身為學校的一份子,在教學現場中各盡其職、貢獻心力;用溫馨留下人才,用合作創造希望!

優質溝通親師雙贏:不少懷抱教育熱忱的教師,面對家長多樣化的要求,選擇另謀高就或冷漠以對,這無助於建立親師的良性互動,更遑論提高教學品質。家長與教師是「教育合夥人」的關係,唯有設身處地,以「孩子成長」為共同目標,才能為教育圈留住人才!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台灣的國中小學教育的未來師資問題,需要教育主管機關、學校行政與第一線教育人員合作,共同為成就每個孩子而努力!

趙文德(苗栗縣/教務主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