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悲與智慧

文/人間社記者張彬彬 |2013.09.22
8810觀看次
字級
妙淨法師
慧顯法師
永光法師

您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讓自己慈悲而不失智慧嗎?

上周福慧家園共修會主題「慈悲與智慧」,禮請佛光山教育院院長永光法師主持,邀請與談人印度德里沙彌學院院長慧顯法師、菲律賓總住持妙淨法師,藉由弘法經驗與七百多位信眾分享,如何運用慈悲與智慧,圓滿生活的種種問題。

如果有人把錢拿去賭光,要借錢給他嗎?如果有人為了趕時間而違反交通規則,警察要開罰單嗎?佛光山叢林學院學生,針對日常生活常遇到的狀況,藉由寓教於樂的方式,告訴大眾如何提升自己的正知正見,進而發揮慈悲與智慧,讓佛法融入生活。

效法菩薩的精神

在印度受三壇大戒、發願弘揚佛教的慧顯法師提到,由於深受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慈悲所攝受,受戒後,便發願要回饋佛教,十年後被派到印度弘法,由於自己是馬來西亞人,剛到印度時,除了文化差異之外,更要適應沒水、沒電,強烈的溫差變化,但相信只要有善心,便能在最苦的地方,效法「地藏菩薩」的度眾精神,將慈悲與智慧,轉化成生活的資糧與弘法的力量。

慧顯法師分享,成立沙彌學院後,剛開始只招收十歲至十二歲的釋迦族人,接引他們出家、學佛。辦學邁入第四年後,招收的族群也由一個增加到四個,由於種族、語言與習慣的不同,除了要教導學生知識外,還要培養他們健全的人格與生活態度。感恩有師父的慈悲與智慧,讓他作為學習典範,教育這一蓁孩子。

妙淨法師談到,永光法師在菲律賓服務十四年,已把基礎打得很好,目前「佛教藝術學院」有一百四十位學員在寺院中學習,有了良好的學習空間與課程規畫,已有學生可以出專輯、寫劇本等。

由於他們是天主教徒,星雲大師跨越種族、宗教與國界的宏觀理念,讓大家透過多元化的學習,來了解佛教的善美,進而發揮自己的藝術天分,開創夢想中的樂園,因此青年們創作的作品,已在全世界表演了五十場。

永光法師與大家分享提到,在《佛陀傳》中飾演佛祖的同學,當他的祖母往生時,除了用天主教儀式舉辦喪禮外,也帶領大家演唱〈八正道〉,那位同學表示,希望藉由歌聲,為祖母指引一條正路,因為星雲大師所寫的歌詞,不但感動大家,更讓他了解到建立正知正見的重要。

「觀世音菩薩示現慈悲,文殊菩薩代表智慧」,永光法師也勉勵大眾,慈悲與智慧是心中的一把尺,如何讓自己學習悲智雙運?

在日常生活中,要力行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及落實星雲大師所提倡「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的三好運動,以提升自己信仰的層次。

多才多藝的印度沙彌學院學生,也以精采的表演與大家結緣,包括:用巴利文演唱〈巴利佛偈〉、瑜伽表演、以各種樂器演唱印度國歌、〈佛光山之歌〉與〈師父頌〉等,現場掌聲不斷、熱鬧非凡,讓與會大眾幸福滿滿!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