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參加禪學營,和前幾次相比,少了幾分新鮮感,卻多了些許自我觀照。這次於我而言,既是學習、體驗,也是檢驗幾個月來自我改進成效的機會。
四天時間裡,兩度聆聽星雲大師慈悲開示。我非常珍惜這難得的因緣,用心諦聽,記下不少讓我的心為之一震的話,比如:「沒經過艱難委屈,不能成功」、「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是給人接受」、「不要怪社會不用我們,要看自已有多少能量」等。
面對著就業或升學的壓力,思慮自已該如何融入社會,並實現自我價值,反思過去的種種言行…這一切問題已縈繞心頭多時,在這樣的情形下,聽到大師開示,似乎很多的困惑都豁然開朗。但我也明白,知道不等於做到,然而既已下定決心要改善自身,又怎能畏難不前?
作為一次檢驗自我改進成效的機會,我的確看到自己的進步。比如行動上比以前隨眾,不再輕易掉隊、遲到。我的言語比以往更謹慎,同時也更注意觀照起心動念。在大眾中,我比以往低調很多,不僅行動上不再那麼張揚,在心裡也平和地認為,積極參與團體,比凸顯個人來得有價值。
這也是一次發現自己的機會。我發現內心還不夠慈悲柔軟。因為在遊戲中,當教練說每組要選一個人出來,去別組當裁判時,隊友們幾乎異口同聲地推選我。我想這一定是因為給人感覺太剛硬了,這也給我一個警示,光隨眾是不夠的,還要讓人悅納。
四天裡,我對行堂很感興趣。這是眾人合作的過程,也是為大眾服務、與人結善緣的過程。每當看到有人推出碗盤來添加飯菜或湯時,最能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看到他們滿意地將碗盤收回去時,心裡才覺得踏實,甚至也有一種飽足感。或許此時,供養心正在一點一點增長吧。
來參加禪學營之前,我預定了幾個目標,現在都一一完成,接下來是應用這幾天的所得,進一步改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