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末年終,你可曾想過自己製作一本手工筆記本來迎接新的一年?韓國有七萬人著迷於手工書的自製遊戲,如何製作、創意從何而來?在網路的個人網頁及部落格透過網路來發展自己書寫的同時,如何回到實體世界,個人利用各種材料和手藝,做出一本風格獨特的手工筆記本?
歐美國家從一九六○年代就開始發展手工筆記本,亞洲國家當中,韓國、日本近幾年都興起這股風潮。韓國在短短五年的發展歷史,已捲動七萬人參與活動。
精緻的手工筆記像是藝術品一樣,玩出自己的創意,只不過,雖然人人都可以做,但是,習慣用文字、圖像、攝影等知識型的人,還是會比較容易跨入手工筆記的領域。韓國知名的創作人Kim Narae說,自己在動手做手工書繪本的過程,雖然很辛苦,內心卻充滿平靜,送給自己的親友,看到她們收到手工書的讚嘆、驚訝和喜悅,是最獨一無二的禮物。
E世代的孩子擅長坐在電腦前將資料複製、貼上,許多國小教師則教導學生動態閱讀、DIY,將手工筆記書推廣成生活美學中的普羅藝術。
DIY達人
王淑芬
王淑芬在內湖國小任美術教師,一手畫畫,一手寫作,前後出版四十多本童書;四年前,她幾乎全台走透透,四處推動讀書會,也指導學生、親子,將閱讀與遊戲結合,讓孩子每讀完一本書,就做一本讀後感的「手工筆記書」。
她將這種形態的教學法定位為「動態閱讀」,「我總不忘以親身經驗告訴家長與教師,讓孩子親手做點跟書有關的、好玩的事。」王淑芬說,一張親手做的藏書票,貼在自己心愛的藏書扉頁,這對孩子來說,將是獨一無二,很難想像有些平時沈默的孩子,雖然口語表達不好,但做出來的作品卻是精采絕倫。
在她的推廣下,不少孩子或家長愛上做手工書,他們做出故事書、自傳、畢業紀念冊,讓自己的校園生涯、成長點滴得以記錄、流傳下來,有時也可當成禮物向親朋好友獻上自己的心血。
王淑芬拿出家庭成長點滴的結晶,「繽紛詩集」裡面有兒子宸偉國小二年級的國語作業簿、美勞作品,還有他寫的不像詩的「童詩」。她說:「有時可能只是一張隨手拈來的便條紙或塗鴉,等他們長大後再看,這些點滴都是寶貝。」
另一本「齊郡的畫話簿」是女兒二至四歲的畫畫作品,還有她國一時的聯絡簿,經過王淑芬的剪貼、加工、繪圖,「家庭年鑑」則再加點讀設計的兒子的插圖,再用一般文具店裡買得到的夾頁文件夾,加上一般彩軟精裝封皮,就成了獨具特色的孩子成長或家庭感情的紀念書。
王淑芬說,做一本自己的手工筆記書,不但可以在其中得到無限樂趣,完成後更是一分絕無僅有的「禮物書」。「最重要的,在製作過程中,重新培養對文字的感情;一本自己的手工詩集、手工畫冊、手工日記,會是生命中最富美的一頁。」
鍵入「王淑芬的文學網站」到任何入口網站蒐尋。
宜蘭縣家庭教育中心:(039)9333837
潮州鎮社區保母資源站:(08)7807014
台中縣立文化中心:(04)25260136
甜蜜果園:(06)6893111
淡水鎮國花幼稚園:(02)26209079
嘉義市嘉義鐵道藝術村:(05)2327477
高雄縣政府婦幼青少年館:(07)7466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