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現在醫療科技水準進步,增添許多自費產檢項目,讓媽媽提早關心胎兒健康發展,許多孕婦自掏腰包檢驗。國民健康署已建構多元關懷服務管道,孕婦可多利用。
台大醫學院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研究所兼任副教授蘇怡寧建議孕婦,採倒三角形策略,早期透過檢驗早發現問題,可省下後面檢驗,其中超音波及基因檢驗較多孕婦提早執行,透過高解析超音波可仔細觀察胎兒的發展,了解是否有狀況。
國健署副署長孔憲蘭指出,媽媽手冊上提供產前檢查時程及項目,不過,依每位情況,經過與醫師溝通討論,針對需求進行自費檢驗。
透過母血基因檢測知道胎兒性別的方式則禁止,衛生福利部已預告訂定「醫師醫囑為產前性別篩選所為抽取母血處置,或抽取母血從事胎兒性聯遺傳疾病檢驗等,為醫師法規定不得從事之醫療行為。」
國健署為提供孕產期婦女及其家庭,獲得完整身心健康照護資訊,成立孕產婦關懷中心,並擴大原有「母乳哺育諮詢專線」服務範疇,提供全國免付費「孕產婦關懷諮詢專線(○八○○八七○八七○)及「孕產婦關懷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