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血代墨 萬德法師寫萬字經塔 人間社記者林汝娟大樹報導 |2013.09.05 語音朗讀 3545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右)代表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贈一筆字墨寶予萬德法師(左)。 圖/人間社記者李文暉山西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的《妙法蓮華經》血書經典局部,非常細膩。圖/人間社記者李文暉 【人間社記者林汝娟大樹報導】「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即日起至二十九日,在佛陀紀念館本館二樓第二展廳展出;三日舉辦茶席講座,邀請創作者山西大同法華寺住持萬德法師與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等貴賓,與萬德法師交流互動,探討萬德法師創作的心路歷程。 藝術與佛法不二 心保和尚表示,曾在星雲大師座下受法的萬德法師,對弘法不遺餘力,尤其以藝術創作為媒介,輔助自己的修行更是難能可貴,並感謝萬德法師讓佛光山有因緣展出作品,讓大眾分享他的修行心得。 「不二法門」是萬德法師從書畫、抄經過程中,一路走來的修持心得。他表示,當心專注在一筆一畫的過程,就如同佛法說的一心不二,藝術及佛法雖各自擁有不同的語言,但同樣都在表現與傳遞同一個訊息,亦即愈專注、專心的同時,內心的世界也愈趨明淨,時間也如同凝結一般,毫無驚覺時光已飛逝。 萬德法師提及,過去在五台山朝拜時,曾瞻仰過五台山收藏的一卷康熙三十一年墨寫經塔,當時被這幅作品震驚、折服,乃發心要以藝術為載體,表述佛教精神,創作《華嚴經》之外的經塔。 在萬德法師諸多創作中,「以血代墨」的血經作品最具代表性,他以佛經書寫成經塔,從塔身、屋簷至佛像,每部經塔約為一萬字到十萬字之間,每字均由工整的小楷密密書成,毫無錯漏。經塔創作完成前,經文必須先經過逾二十次校對,數清經文字數,以保證經文正確,並細細研究中國塔的不同造型、結構、歷史,以及最受歡迎的塔型,同時研究經文使用哪個塔型最適合,最後通過算術精密設計塔身造型,使經塔能夠符合塔身建築構造,呈現藝術風格。 回向眾生報佛恩 主辦單位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則以弘一大師故事為例,說明弘一大師曾向他的師長印光大師詢問,作為一介出家人,以血書抄寫經典是否有違佛法義理?當時印光大師並不贊同此作為而提出疑問。萬德法師認為,傳統儒家思想「身體髮膚,受之父母」,而佛教講求大孝,不管透過什麼樣的修持方式,只要以虔誠、恭敬的心,回向給眾生,也是報大恩。圖/人間社記者李文暉 「唯善呈和—萬德禪人翰墨展」展出萬德法師七十六件血經、書法、水墨等作品,涵蓋梅、蘭、竹、菊等四君子,其作品融入修行體會,展現寧靜高雅的出塵氛圍,與大眾結緣,領略藝術與佛法的完美結合。 前一篇文章 供僧道糧 北中南三地齊回向 下一篇文章 大陸法子 參訪福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3【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6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緬懷星雲大師 全球佛教學者暢談人間佛教245校雲端交流 凝聚三好共識推廣生命教育 林聰明獲特殊貢獻獎西方寺瑜伽課 接引民眾結法緣元宵乞龜 390兩大金龜亮相基督城地震10年 佛光山領眾祈願 作者其他文章儒釋交流 佛光山與魯簽合作協議三好盃全國少年籃賽 普中開打 佛光山2013國際書展 名家講堂談繪本 郝廣才打頭陣 佛館絲路特展 尋寶集印兌好康 千人佛館朝山修持 心靈充電滿格 群馬伊香保女將 化身親善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