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媒體報導全台市占率第三大的山水米用劣質米冒充台灣米,山水米公司昨天坦承,因為生產線管控出現錯誤,以致出現產地標示錯誤的疏忽,將全面回收產品,提供消費者退貨,近日將主動把其他品項全數送檢。
農委會農糧署副署長陳建斌昨天說,依糧食管理法第十八條立即下架,並開罰二十萬元,假如業者一個月內不改善,再罰二十萬元;再一個月如不改善,將吊銷糧商執照。即日起農糧署也會全面檢驗山水米旗下所有產品,其他包裝米品牌也將加強抽驗。
山水米發生內容物與標示不符已經不是第一次,但近日「胖達人事件」引發消費市場強大反彈,因此媒體詢問農糧署「會不會將山水米移送檢調」時,陳建斌一再重申,糧商獲利不及其他產業,罰二十萬元已是最高罰款,,「法辦與否不是農糧署能決定,而且這沒有食品安全問題,誠信詐欺跟食品安全不一樣」。
董事長李東朝表示,「山水佳長米」以往都是包裝台灣米,最近才改成越南米,一時疏忽沒有更改包裝。執行長蔡寵信指出,錯誤標示的「佳長米」內裝越南良質米,進口成本一公斤三十元,跟國內產品平均每公斤三十四元差異不大,不過以每包四公斤裝計算,業者最近一批進了五萬包,換算利差達近百萬元。
陳建斌推測,幾乎大糧商都有進口外國米,但所賣米必須與標示吻合,否則就是違法,進口米有可能是越南、泰國及柬埔寨。苗栗地檢署、苗栗縣政府及農糧署等單位,昨天會同調查,抽樣帶回多種產品檢驗,進一步釐清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