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能離群獨居,家人、親戚、朋友、同事、同學、同志、鄰居,相互支持,相互鼓勵,相互照顧是必要的,尤其家人親朋更需要彼此關心,別讓對方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發生問題難以面對。
關心的方式很多,打通電話,發則簡訊,寫一封信,上門拜訪,定期聯誼等都是不錯的方式。父母關心子女的言行,子女關心父母的健康;上司關心部屬的生活,部屬關心上司的心情。關心要出自真心,關心不只是口頭講講。
關心給人溫暖,操心給人壓力。關心不能過分,關心過分就是操心,操心會讓人牽腸掛肚,操心會讓人心神不寧;操心會傷身,操心會傷神。證嚴法師曾說,父母過度操心子女,會把子女的福氣給操掉。
有位操心的母親,每天擔心孩子吃不飽、穿不暖,自己也吃不好、睡不穩,給子女帶來壓力,也讓自己憔悴。
另外有位少女,因關心情人,每天緊迫盯人,找不到就電話連環叩;男友受不了壓力,決心求去,善意的關心卻成為傷痛的別離。
這是兩則關心不當變操心的例子,關心要適度,關心要給空間,如果關心到對方受不了,顯然關心就出了問題。
人與人相處,關心是必要的,但過猶不及,過度關心會適得其反。你是否關心周遭的人?關心是否恰到好處?不妨檢視一下。(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