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主婦進廚房的機會不若以往婦女多,往往是隔上一段時間,才進一次廚房煮幾道菜,因此究竟是否使用了過期的食用油,有時也渾然不知。
衛生署台東醫院營養師薛秋雪指出,許多人家中的食用油過期,自己卻不知道,有時選擇劣質食用油或烹調方式有誤,反而影響健康。她建議比較少進廚房的家庭,不妨檢查一下家中食用油情況,確保全家人的健康。
她表示,食用一旦油出現「油色變深」、「很快冒煙」、「泡沬持續」、「有油耗味」、「變黏稠」,就代表食用油品質已出現問題,建議最好盡速更換,丟棄不用。
薛秋雪說,挑選好的食用油,最好正確選購有㊣字標誌又有GMP的製造廠商,比較安全可靠。依目前的食用油種類,最好盡量挑選植物性食油,對身體健康較有保障。
一般人都知道應防止食用油遭到日曬,卻忽略如何保存。薛秋雪表示,食用油要避免使用銅、鐵製的容器,否則會促進油脂氧化,最好使用不透明的容器,瓶口防止空氣進入。
她強調,無論用什麼油烹調,都應在油未冒煙前,就把食物放入油鍋,以免產生黏稠的、會致癌的油脂聚合物。若擔心油的熱度不夠高,建議先將竹筷插入加熱油鍋中,等四周開始不斷冒小泡泡,雖未冒煙,但表示油夠熱,即可放入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