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狂犬病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天公布,動物狂犬病確診案例新增十三例,都是鼬獾,創單日新高,嘉義縣首度淪陷。累計染病鼬獾暴增至三十四例,另外一例為錢鼠。
有鑑於第一個狂犬病鼬獾樣本是在去年五月被發現,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長張峰義指出,「保平安專案」可再回溯至去年五月到今年七月三十一日曾遭鼬獾咬抓傷的民眾,可撥一九二二防疫專線諮詢是否需打疫苗。
由於每天都有新鄉鎮遭波及,不少縣市也反映疫苗不足,擔心會有空窗期。防疫局說,月中會累計進口一百三十八萬劑動物疫苗,到十月底則會累計到一百七十八萬劑,絕對足夠。
至於狂犬病新增案例,分別來自嘉義縣阿里山鄉、竹崎鄉、番路鄉,台南市六甲區、楠西區、南化區,台中市大里區,高雄市旗山區,台東縣東河鄉與南投縣魚池鄉、信義村,疫區擴大到七縣市二十五鄉鎮。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山鄉是國內旅遊勝地,不僅已被狂犬病攻陷,嘉義縣竹崎鄉知名奮起湖老街民宅也發現一隻陽性鼬獾,恐衝擊阿里山周邊觀光。防檢局說,只要避免接觸野生動物,不攜帶犬貓等哺乳類寵物進入森林遊樂區,民眾還是可以到阿里山鄉觀光,不用害怕。
為掌握國內狂犬病疫情的擴散實況,農委會防檢局調整防疫策略,向民眾宣導盡量多送驗鼬獾以外的食肉目野生動物;農委會家畜衛生試驗所也列出兩大檢驗指導原則,將優先檢驗新鄉鎮和鼬獾以外的野生動物。
一天新增十三例是否代表疫情升溫?台大獸醫專業學院教授費昌勇說,現在都是民眾撿來的野生動物,看不出具體實質意義,呼籲民眾別恐慌,確切山區野生動物疫情實況,可能要啟動野生動物主動監測後才會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