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作榮大事記 中央社製圖
【本報綜合報導】前監察院長王作榮昨天上午八時十五分因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病逝於台北榮總,享壽九十五歲。北榮院方表示,王作榮在過世三天前,因身體不適住進加護病房,一度休克,昨天清晨病情惡化過世,家人子女都隨侍在側。
北榮指出,王作榮已九十五歲,住院後,因肺炎引發敗血症、多重器官衰竭等併發症,與自然老化有關。
王作榮最近一次公開露面是六月十七日,當時他獲總統馬英九贈勳一等卿雲勳章;這枚勳章,王作榮等了十五年,他坐在輪椅上,且插著鼻管,無法言語。整個授勳過程,王作榮幾乎都是閉著眼睛。
馬英九總統表示,王作榮的逝世是國家重大損失,他深感不捨與遺憾,已指示政府相關單位全力協助家屬處理後事。
王作榮被譽為台灣第一位政策經濟學家、政策經濟學先驅,除了健筆能寫外,更以敢言聞名;議論國是,臧否人物。直言、敢言,讓他聲名鵲起,但也讓自己的仕途起伏不順。
在考選部長任內,雖是「冷衙門」,還是被王作榮炒得「熱騰騰」。王作榮為了建立健全文官制度,廢考國家考試中的國父遺教及三民主義,也不畏艱難推動廢除備受爭議的甲考制度。
儘管廢除甲考可能得罪巨室,王作榮依然半步不讓,最後順利完成改革,這是他勇於任事的「力作」之一。之後談起此事,王作榮的臉上總不免頗有得色。
曾與王作榮共事過的監委葉耀鵬指出,王作榮是少數有大臣之風典型的人,通曉很多事情,也擇善固執,他在監察院任內最大貢獻就是建立調查官制度,對監察院的職權行使相當重要,「學問和道德都足以令人佩服!」
王建昨率正副祕書長到台北第二殯儀館見王作榮最後一面,向家屬慰問致意,盼家屬節哀。
幕僚轉述王建談話指出,王作榮對國家經濟貢獻卓著,擔任監察院長期間,成立調查處,協助監委獨立行使職權。王建說,若大家都能效法他的榜樣,做「讓人懷念的人」、這一生對國家都有貢獻,台灣就會有進步。
「做人無愧此生、做官毀譽參半、做事壯志未酬」,是外界對王作榮的評價。他曾說,假如人有來生,他希望終身做一個文史哲方面的教授,讀盡古今中外這方面的好書,也能寫出幾本好書,對人類的知識與智慧,有永久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