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擁有最高權力的男性無法有效運籌帷幄之際,五十四歲的德國勞工部長德萊恩被視為歐洲政壇的明日之星,最近鼓勵女性結婚生子後繼續工作。她也要求德國上市公司要訂出女性董事配額。
印度企業女強人辛格則忙著思考如何留住職場婦女,讓就業婦女跨越人生的十字路口。
當其他國家有領導能力的人紛紛注意女性的力量,而台灣產業及政治圈,只見男性獨占大權的局面,有時無法達到調和境界。
好比台灣的育嬰假,從設想到擬定,有多少女性聲音在政策裡面?如果男性占多數,他們如何設身處地替女性著想?男性如何體會女性懷胎十月的辛勞?
工作對新時代的職業婦女來說,已經不單純只是工作,女性可以在追求自我成就的同時,獲得肯定。工作也是一種對生活的熱情,職場上女性的表現也不見得比男性差,只是有時候礙於家庭和小孩,女性選擇放下工作。
有遠見的台灣政治家及企業家,請不要忽略這股等待崛起的台灣女性力量,說不定能替窘困的台灣開啟一道新的視野大門,更能懂得如何掌握資源與運用。
呂碧玉(雲林縣/家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