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健保局昨升格為健保署,卻也同時端出五種部分負擔調漲方案,包括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一年看病超過三十一次的高診次患者、同一療程接受復健物理治療或針灸、越級到大醫院掛急診者,都將加重負擔,估計每人每看次病至少多花五十元,將有一千萬人受影響,健保收入可望年增近一百四十億元。
健保署長黃三桂指出,這五項調整部分負擔的方案,已列入全民健保委員會周五議程,至於未來調幅多少,由健保會裁決。
黃三桂指出,調高健保部分負擔費用,主要是回應監委黃煌雄及部分民代要求,盼有效遏止抑制醫療浪費並紓解急診壅塞問題,另外多看病或多領藥者須符合受益者付費原則,因此決定適度調高部分負擔。
黃三桂表示,歐美每人每年看病只有四到五次,但去年國人平均一年看病次數卻達十五點一次,甚至有五萬人全年就診次數超過一百次,不乏到處逛醫院或看病領藥卻不吃,有必要透過加重部分負擔來避免不當浪費。
這五種調整部分負擔方案與舊制最大的不同是,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者原本不必繳部分負擔,未來只要每次藥費超過一百零一元,將收取兩成的部分負擔;高診次民眾也將恢復部分負擔,並採取定率制,七到六十四歲民眾一年看病逾三十一次、年滿六十五歲老人看病逾六十一次,每次就診都依醫療費用收二成部分負擔。
此外,越級就醫到大醫院急診也要調高部分負擔。目前逕赴醫學中心、區域醫院或地區醫院急診,部分負擔分別是四百五十元、三百元、一百五十元,規畫分別調高到七百元、四百元到二百元。未來為輕症到台大等醫學中心急診,連掛號費和部分負擔合計一次近千元,恐怕划不來。
但新方案也有排外規定,包括低收入戶、榮民、山地離島就醫民眾及領有重大傷病卡者都排除在外;另外,嬰兒及幼童看病次數較多,零到六歲也不受高診次部分負擔影響。
社團:懲罰老人、窮人
不過,老人福利推動聯盟秘書長吳玉琴表示,這次受影響的都是銀髮族,顯然是懲罰老人。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也說,調漲案「只向百姓提款,不思積極改革」,只會形成醫療階級化,導致窮人就醫可近性降低,延誤就醫,「民眾會增加的只是痛苦指數,何來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