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出強人 英媒:利大於弊

 |2013.07.22
101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在參議院改選中獲勝,使日本終於出現一位強勢的領導人。但安倍究竟會帶領日本越過經濟懸崖?還是讓日本跌入危險的民生主義深淵?倫敦《金融時報》指出,整體而言將是利大於弊。

選後執政聯盟在國會參、眾兩院皆獲得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使安倍內閣更容易落實各項法案。同樣重要的,則是終止日本首相「五日京兆」的短命現象。

《金融時報》指出,安倍可能比小泉更具潛力,原因有二。第一,自民黨經過三年在野的打擊,內部對安倍的領導給予高度支持。第二,安倍的動能源自於他根深柢固的保守主義與民族主義,在經濟上衍生出「安倍經濟學」,採取激烈的貨幣政策以恢復經濟活力;在政治上,則以重新締造「偉大」的日本,來激勵民眾的向心力。

儘管「安倍經濟學」絕非毫無風險,例如通貨膨脹政策可能使物價飛漲,或因為公債暴跌而引發財政及銀行危機等,但這些是值得冒的風險。日本十五年來的通貨緊縮,不但使經濟體系完全喪失拚鬥精神,並嚴重侵蝕財政。因此能有一位積極的鬥士來推動大膽的政策,持平而言仍是好事。

安倍亟望修憲、強化日本的國防力量,使日本成為一個「正常化」的國家;但他企圖竄改歷史,以及恢復部分帝國主義意識形態的主張,卻反而會先讓日本陷入困境。不過日本的公民社會已十分成熟,將可阻止安倍一路向右急行。大部分日本民眾仍主張維持憲法第九條,安倍最後必須收回他的修憲主張。

在外交方面,日本有一位強勢的首相,外國領導人將了解他有能力做決定;而且由於他可能長期在位,因此有足夠的時間來與外國談判各種協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