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六、七月是日本腦炎流行高峰期、恙蟲病的流行期,衛生署昨日再確認新增日本腦炎確定病例二例,而今年至七月十五日止,恙蟲病已有一百四十七例、一例死亡,高危險區以離島及東部山區為主。清晨與黃昏是日本腦炎病媒蚊吸血期,民眾小心被叮咬。恙蟲的幼蟲會停留於草叢伺機叮人,民眾從事戶外活動務必做好防護措施。
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副局長周志浩指出,日本腦炎新增確定病例分別是台南市下營區的四十二歲男性、桃園縣八德市的七十六歲女性,個案的同住家人都沒有疑似症狀。
日本腦炎是透過帶有病毒的病媒蚊叮咬而感染,主要的病媒蚊是三斑家蚊,它常孳生在水稻田、灌溉溝渠、溼地等處,六成確定病例多集中在高屏區、南區及中區。
他說,日本腦炎並沒有有效的治療藥物,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接種疫苗,提醒嬰幼兒盡速完成疫苗接種。若成人住處或活動地附近有豬舍、水稻田、鴿舍等環境,建議到指定醫院自費接種疫苗。
另外,台灣恙蟲病疫情自五月開始增加,七月達高峰,恙蟲病不會直接人染人,是經由感染立克次體的「恙」叮咬人類時,立克次體透過傷口進入人體。恙蟲病潛伏期是九到十二天,發病症狀是猝發且持續性發燒、頭痛、背痛等,叮咬處會出現無痛性的焦痂,之後皮膚會出現疹子,有時會併發肺炎症狀。恙蟲病若沒治療,致死率達百分之六十;即時診斷治療,死亡率則降低到百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