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中藥餵牛奶 蜜棗大又甜

 |2013.07.20
2553觀看次
字級
來自屏東的棗農陳永德(左)與台南玉井的吳清進(右)獲得「施肥達人」頒獎表揚。圖/陳正興

【本報台北訊】農委會推動「合理化施肥」逾五年,昨日首次表揚十二名「施肥達人」。其中來自屏東縣的蜜棗農友陳永德,把中藥廢渣當成有機肥料為蜜棗樹「進補」,結果「天然農藥」飄香,成功驅退果蠅蚊蟲,他還會用牛奶「餵食」蜜棗樹,長出來的蜜棗「頭好壯壯」,售價至少翻一倍。

陳永德說,他在四年前開始讓蜜棗樹「吃補」,結果開出來的花意外竟飄散著一股中藥味,不用灑農藥,害蟲全都不敢靠近。陳永德除了靠「天然農藥」驅蟲,還會用發酵牛奶施肥,結果化肥使用量減少四分之一以上,產值反倒提升。

陳永德特殊的「獨門改良絕技」讓他的蜜棗個個長得跟小蘋果般大小,最大的一顆就有八兩重,而且除了「頭好壯壯」,甜度高、口感脆、肉質也細緻,價格跟著翻倍。他說,以前一台斤才賣六十元,現在賣到一百五十元,不僅賣到缺貨,還有馬來西亞「粉絲」每年必定搶購。

另外,高齡七十六歲的張沈勸,在「無米樂」故鄉的台南縣後壁種稻種了一甲子,從「少女時代」種到變成「資深綠手指」,家族開設的芳榮米廠則是「無米樂」推手。她說,少用化肥,土壤、作物自然好,大媳婦黃麗琴還笑說,種稻就是婆婆的保養之道,健檢報告完全沒見「紅」,身體比她還好。

還有來自台南的芒果農友吳清進,用豆渣、菜籽等農牧廢棄物取代化肥,種出來的芒果不僅甜度高達二十度,每公頃產量是全台平均量的三倍,還獲吉園圃、歐盟認證,擁有產銷履歷,每年都被日商指名選購。

農委會說,台灣每年用掉一百萬公噸的化肥,要花新台幣一百億元,但化肥過多,除了破壞土質和生態,種出來的農產也不見得健康好吃。農委會統計,推廣合理化施肥以來,平均每年化肥使用量少逾一成,不僅減輕農民負擔,也減少環境負擔。

昨日獲表揚的十二名「施肥達人」有種水稻的莊有志、蔡啟華、張沈勸、陳仕琳與萬中興,種芒果的吳清進,種蔬菜的李順鴻,種高接梨的吳長旭,種鳳梨的洪華進,種蜜棗的陳永德,種茶的陳長平及種香蕉的余致榮。

洪華進化肥少用百分之四十五,每公頃總產值收益反增加約一萬元,二十五公頃的鳳梨園,每年少支出三十五萬元肥料成本。陳長平指出,少用化肥多用有機肥,土質酸化問題獲解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