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鳥屋的小村

文與圖/邱傑 |2013.07.15
1439觀看次
字級
圖/邱傑
這個社區將家家愛鳥,戶戶護鳥。看著第一批鳥屋誕生,我在心中浮起了一個美麗的願景圖。 這是我們文創產品的第一波所主打的商品,發想源自這地方地廣人少,人少自然綠地多,綠地多自然鳥多,發展鳥屋文化是天時地利的事。圖/邱傑

這個社區將家家愛鳥,戶戶護鳥。看著第一批鳥屋誕生,我在心中浮起了一個美麗的願景圖。

這是我們文創產品的第一波所主打的商品,發想源自這地方地廣人少,人少自然綠地多,綠地多自然鳥多,發展鳥屋文化是天時地利的事。

我曾認真想過一度我認定的第二故鄉加拿大何以如此教我迷戀不已?家家戶戶在前院後院掛個鳥屋竟是其中主要原由之一。樹下、簷下掛個鳥屋,鳥兒來去自在,代表的是對鳥的愛,以及與自然共處的心境,這與把鳥囚在籠中餵以飼料及清水的境界相差太大了。我回歸台灣當一個「島內移民」落腳新屋農鄉之後,想從加拿大帶回來「加式生活」,第一個動作是在土地上悉數保留早先「土地公公替我們種的」原生樹,不僅是樹,連樹叢下的雜草蔓藤也一併留下,其次便是在樹上掛幾個鳥屋。

鳥會喜歡人們為牠準備的鳥屋嗎?

我並不以為牠們會喜歡,千百種鳥有千百種巢型,牠們各依所需築巢,築巢乃鳥類之本能,也是一種代代傳承的本領,一代失去了這種本領可能只有走上族群滅絕的慘禍。因此,掛鳥屋與其說是愛鳥,不如說更愛人多些,掛給人自己看著開心的。但後來在八仙山逛山,見著林務人員在樹上掛鳥屋順便配上針孔攝影機,居然當真錄到了鳥兒在裡頭築巢育雛的珍貴畫面,因此鳥屋似乎也未必絕對受到鳥兒所排斥。

我在小園裡堅持不施藥的種植法,所以許多作物幾乎只剩一兩成的收穫,其他都被鳥雀和蟲子吃光了,今年兩株平地水蜜桃結實累累,松鼠和鳥一直勤來樹上走動,偶而見著枝頭群鳥啁啾,竟是和松鼠相互爭食。原以為水蜜桃結了那麼多,即使牠們吃了一半,剩下一半我們也夠了,沒想到有一回出門一趟也才四天,回來之後兩棵樹上竟一顆桃都不剩了。除了鳥和松鼠,這裡的地鼠(台灣土撥鼠,學名叫做鼯鼠)也很聰明,四處打地道找蚯蚓吃,見了我種土豆、蕃薯之類根莖作物,立刻改變食性,換個不同的美味,因此我的土豆和蕃薯也常被啃得亂七八糟,還好鄰家還是源源送來各種蔬果農產,我們依然也常有在地時鮮美食。

蟲子多也是生態好的指標,抱著小小孫女出去採野薑花,穿行過樹叢,回來後,她身上多了一隻小螳螂,像胸飾般自在停著,而我的身上則多了條剛蛻皮的極小極少的花花毛毛蟲,這都是這兒的常客,夏季蟬多,走過樹下必得放緩腳步以免驚嚇了牠們,蟬一旦受到驚嚇會噴尿欺敵,蟬太多了,一陣驚擾往往林下如雨,常澆得客人滿臉滿頭。而今年之最驚奇還是黃盾背樁象群聚的奇景。

黃盾背樁象是樁象一族中的大個子兼大美人,體型大,顏色鮮豔多變,和人見人厭稱之為「臭龜仔」的常見臭樁象不同。

黃盾背樁象有棲息的樹種選擇,這些年,門口兩株野桐長大了,花開時節引得牠們大舉前來。這種可愛的小昆蟲會在野桐葉的背面產卵,卵粒排列得整整齊齊,產下來的卵排成的面積,正好和母樁象體型一樣大,母樁象產完卵便停在卵上護住寶寶,七到八天不吃不喝也不離開半步,直到小寶寶孵化,牠才離開覓食片刻,但依然守在一旁。孵出來的小樁象兄弟姐妹感情濃得很,成天還是聚在一起,一直要再過好一陣子才敢分開各自尋求獨立生活。這是我第一次觀察黃盾背樁象,數一數,一株野桐至少有好幾百隻,我不知待野桐花季過後,牠們將何所往呢?我的觀察畢竟只是皮相的淺層。

最多也最易見的還是鳥。鳥多到大大的大地不夠住,還三不五時擠進我們鐵皮屋來,社區的朋友來了,驚覺他們自己的家鄉竟有如此多的鳥,看我養雞的槽上,常被群鳥攻占,雞都被擠出圈外,笑問究竟是養雞還是養鳥?我們說,兩者唯一之別是養雞雖不忍宰了吃,至少天天都有撿不完的蛋,那是全世界最乾淨最無汙染而且產自「快樂的母雞」的最好吃的蛋,養鳥則無蛋可撿,常便宜了偷蛋的松鼠,真真鼠輩啊!

鳥多既是這兒的特色,處處掛鳥屋,更可發展成為這社區的特色啊!我常趁機遊說,總算說動了幾位有影響力的領袖人物,但他們還是有疑慮:即使在鄉下,也未必家家都有花有樹有庭園,還是有許多住的是咱們台灣人最時興的排屋鎮屋,一家挨一家建成城市街廓的樣子,這樣的住店合一式的房子如何有掛鳥屋的位置啊?我的建議是掛在陽台,掛在窗前也好看啊,心裡頭打的主意則是:當人們習慣了掛鳥屋之後也會慢慢習慣了愛花愛樹愛鳥,賞花賞樹賞鳥,到時自會改變住居習慣,留出花木所立足之處,自會有鳥屋和鳥的合宜位置。

社區裡有經營木棧板事業的大老闆,材料源源不絕,工具應有盡有,工作場地寬大通風,做鳥屋除天時地利,現在又有了人和,水到渠成了。

第一場鳥屋DIY課程以社區自家兄弟姐妹們為對象,從做中學,大家一塊兒動手,並從發現缺點來尋求改善,將來這要發展成對外經營的社區小產業。第一批成品的贈送對象也已選定,要送給即將舉辦的一場新書發表會前來採訪的媒體朋友們,這可不是巴結賄賂,而是藉機行銷鳥屋的理念和背後的故事,媒體的鏡頭和筆,勝過我一張嘴巴千百萬倍。

期待不久的將來,遠近來客走進我們這小小社區,會驚喜處處鳥屋高高掛。當然,「愛屋及烏」,他們也將開心欣賞我們這兒的鳥自在來去,快樂多多。?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