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湖牽水狀 近百社區媽媽挑飯擔祭先靈

 |2013.07.15
1935觀看次
字級
雲林口湖牽水狀文化祭,十四日舉行挑飯擔祭祖靈。圖/中央社
口湖下寮仔萬善爺廟後方,埋葬著一百六十八年前雲林大水災罹難的先民,後人以牽水狀儀式超度,流傳至今。

【本報雲林訊】列為國家重要民俗的口湖牽水狀文化祭,近百名下崙社區媽媽昨天擔著飯擔到萬善同歸塚祭祀先靈,人人焚香祝禱,緬懷先人,晚間則放水燈,表達慎終追遠,及祈求護佑後代子孫。

雲林縣文化處長劉銓芝說,水狀祭儀由來是於道光二十五年農曆六月初七深夜一場海嘯大災難,水淹雲林縣沿海,接著引發瘟疫,造成數千人罹難,成為台灣開拓史上,水災罹難人數最多的災禍。後人以傳統牽水狀儀式來超度罹難的人,延傳至今已有一百六十八年歷史。

近百名下崙社區媽媽昨天頭戴斗笠、包袱巾,清一色傳統村婦打扮,用扁擔挑著各式牲禮祭品擔到萬善同歸塚祭祀先靈,立委李應元、縣議員林哲凌和口湖鄉長蔡永常等人持香祭拜,氣氛肅穆。下午民眾攜帶上千座「廟形水燈」出海,法師超度後施放「海燈」,一座座小廟造型的海水平安燈漂浮海面,不少民眾觀賞、祭拜。

除了設壇誦經外,最特別的是家家戶戶在路旁放置水狀,數千個水狀沿著公路排列,「倒狀」、「燒狀」則在幾個水狀區登場,民眾搖動水狀,象徵搖醒亡魂享用大餐並保平安。

雲林縣政府表示,牽水狀起因於天災,面對氣候環境更為嚴峻的今日,期盼民眾了解宗教儀式所傳達的悲憫精神,同時反思氣候、環境與人類生存的課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