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日登山喜歡到向天池、面天山,這兩個大屯山系的景點,各有特色,也別有風采。
向天池是火山口遺跡,平常池底乾涸,有巨石,有水草,有「蝦」有「蟹」。每當風雨一來,池水盈盈,光可鑑人,山光水色,花樹倒影,美景天成。
難得的是,這裡的「蝦與蟹」,為適應高山池沼,生存不易;「鵠沼枝額蟲」、「蚌蟲」,利用少有的蓄水時期,成長、茁壯,趕在水乾前產卵,深埋泥中,等水再來時孵化,就這樣代代相傳,永不絕滅。
一種名為「燈芯草」的水草更有特色,雖是沼澤植物,但以強壯的生命力,與大自然並存,成了少見的「古生物」,若生長在平地,可能早已滅亡。
面天山則是大屯山頂峰之一,植披青翠,生氣盎然,一年四季,或春寒料峭,或夏豔高照,或秋風雲湧,或冬霧裊繞,不同風情,各有樣貌。一池一山,高度不同,各自面向,各有遊人。
天外有天,人外有人,人生也一樣,各有高度,各有特色,不必人比人,不必斤斤計較,自我努力才是重要,天生我才必有用!
美國企業顧問彼得‧布格雷曼說,人常會因為急著想要改變,以各種任務來壓垮自己。向天池與面天山,千萬年來維持自己的風貌,輕鬆自在,渺小的我們又在緊張什麼?
(喜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