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愛爾蘭參加八大工業國峰會的各國領導人十八日大合照。由左至右依序是歐盟執委會主席巴洛索、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德國首相梅克爾、俄國總統普亭、英國首相卡麥隆、美國總統歐巴馬、法國總統歐蘭德、加拿大總理哈珀、義大利總理雷塔、歐盟理事會主席范宏畢。圖/路透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八國集團(G8)峰會十七日起在英國北愛爾蘭恩尼斯其倫鎮附近的羅爾恩湖畔高爾夫度假村舉行,歐盟和美國在峰會前宣布,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協定談判。
法要求排除文化產業
歐盟委員會主席巴洛索、峰會地主國英國首相卡麥隆和美國總統歐巴馬共同舉行記者會,宣布展開「跨大西洋貿易與投資夥伴關係協定」談判。首輪談判下個月八日在華府登場,如果達成,將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二十七國組成的歐盟和美國去年的商品貿易額近五千億歐元(約台幣十九兆九千六百七十億元),服務業金額兩千八百億歐元,另有數兆歐元的投資資金流動。
倫敦「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估計,自貿協定可分別為歐盟和美國增加一千一百九十億歐元和九百五十億歐元的收入;不過,德國非營利的Bertelsmann基金會的研究認為,美國獲利較大,長期每人平均GDP可成長百分之十三,歐盟只增加百分之五。
歐美早在三十年前就討論自貿協定,因法國反對,自貿協定構想一九九○年代告吹。歐盟上周末經過馬拉松協商,終於說服法國接受談判,但法國擔心本國的電影工業受到美國的衝擊,堅持將電影、電視和網路媒體等文化產業排除在談判內容之外。歐盟同意法國的要求,暫時將相關產業排除,但法國的立場可能使美國占有談判優勢。
中國崛起 雙方須整合
歐美希望二○一四年底前達成協議,要在一年半完成複雜協定的談判難度頗高。不過,雙方都心知肚明,中國快速崛起、影響力日增,歐美必須加強整合以便和亞洲競爭。
卡麥隆在記者會表示:「我們說的可能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雙邊協定。這是一輩子難得一次的機會,我們決心好好把握。」歐巴馬說,這項協定「將在大西洋兩岸支持成千上萬個工作」,是他和美國政府優先要務。
巴洛索表示,在當前經濟大環境下,歐美必須攜手、以較少限制做更多事。歐洲一些經濟學家指出,歐美經濟成長緩慢,取消貿易關稅和協調相關行業的監管,可以為促進投資提供極大幫助。但是,歐美自貿區之外的國家將遭受較大損失,除了美國的傳統經濟夥伴如鄰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外,其他開發中國家也會受影響。
歐美產業界希望,談成自貿協定後,汽車、藥物等產品不必重複接受檢測、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