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教育部長蔣偉寧昨天跟聽障學生座談,以「多勞者能」勉勵學生,並藉此勉勵畢業生與新鮮人,剛出去找工作時,不要嫌工作待遇不好,只要努力做,做多了能力就會提升,機會也變多,會有良性循環,也希望社會多鼓勵「多勞者能」。
教育部昨天舉行第二季部長與學生相約活動,參與的四位學生都是聽障大學生及研究生,希望立法要求有聽障學生班級的老師要具備手語能力,且應將手語能力列入師培必修課,並將手語等列入學校正式課程。
蔣偉寧提出七大成功密碼,除了多勞者能,還有問問題的能力、跨領域學習、時間管理、團隊精神、終身學習及關懷社會。他表示,有成就者通常具備其中一、兩項,這也是成功密碼,屬於多元軟實力,勉勵學生未來可朝此方向努力。
蔣偉寧說,「多勞者能」是自己的座右銘,他的辦公室掛了一幅水牛的畫,象徵苦幹實幹,不要想太多,就是一直做。
他表示,一般人常說「能者多勞」,但是有能力才做,或不知自己能不能做,這是比較消極的想法,「多勞者能」,只要肯做、努力去做,獲得肯定,機會也變多,這也是他的處事態度。
暨南大學中文所博士班學生鄭國成指出,聽障者不是笨,只是沒受到栽培,官員之中都沒有聽障者,「希望有一天能做到你(教育部長)的位子。」
蔣偉寧聽到後馬上離座起身跟他說:「我的位子讓給你坐,」要鄭國成去坐他的椅子,引起現場一陣笑聲。
鄭國成說,希望政府多給教育資源,讓聽障者升學管道暢通,且學語文對聽障者來說很痛苦,希望大學不要要求聽障者英文畢業門檻等,教育部對此終於有回應,讓他很感動。教育部表示,這屬於大學自主,但要求學校應注意特教學生的個別差異。
蔣偉寧指出,十二年國教就是要成就每個小孩,不能因孩子聽力不好就減少學習機會,反而要投入更多資源,教育部今年特教預算九十點五億,占全部預算百分之四點五八,打算明年增加至百分之五、約五億元的特教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