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燦(右)與白志烈所指的祖師神像,已有九百零六年歷史。圖/吳文良
【本報淡水訊】大台北地區有三大祖師廟,淡水清水巖的廟齡最輕,但供奉的祖師神像已九百零六年,是最老的。相傳沉香木製神像只要遇事,即會「落鼻」顯靈示警,今天農曆五月初六是祂的得道日,淡水區舉行盛大祭典,有超過一萬人的陣頭遶境祈福。
副主委李宗燦昨天表示,淡水清水巖主要供奉閩南安溪高僧清水祖師,清朝咸豐年間一名僧人自大陸泉州府安溪清水巖,帶清水祖師神像來台灣,在淡水一帶化緣,後來僧人離去,神像由淡水翁氏兄弟留下奉祀。
總幹事白志烈指出,相傳當年皇帝賞賜一塊上好沉香木,信徒刻了六尊清水祖師神像,後來三尊流落海外(包括淡水這尊),留在大陸的三尊已散失於文化大革命。傳說中,此尊清水祖師神像在石門區出巡時,顯靈「落鼻」示警,民眾驚訝走報,人人離家圍觀,沒想到突然發生地震,由於村民盡出,雖全村屋毀,竟無人傷亡,祖師更受到民眾崇敬。
白志烈表示,光緒年間「清法戰爭西仔反」,法軍進攻淡水,淡水人請出清水祖師助戰,竟然大勝法軍。由於神像屢屢「落鼻」示警,因此信眾又稱「落鼻祖師」。由於威靈顯赫,現在廟內有分身五十尊,被迎回家裡供奉一百五十尊,還有五十尊正在雕刻。
李宗燦說,清水祖師生日是農曆正月初六,而五月初六日是得道日,每年得道日會舉辦祭典,俗稱「淡水大拜拜」,去年底祖師遶境的陣頭遊行,被新北市文化局列為「無形文化資產」,而今天將有陣頭三十七隊約一萬多人,朝香及參觀民眾預估三萬多人。
淡水警察分局表示,今天遶境遊行交通管制涵蓋淡金路(登輝大道)以西、新春街以南、中正路以東的淡水區主要道路,另於台二線淡金路與各區聯絡道路設管制點,從上午九時至深夜十二時,民眾欲進入管制點,需出示身分證明文件,外來遊客請搭捷運、客運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