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報導】大陸廣西省南寧市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廣西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四千多件從南宋至現代的書畫作品,即日起至八月十七日舉辦「丹青桂韻—館藏書畫展」,是館藏書畫精品首次以專題的形式呈獻,其中,清初四大畫僧之一石濤的傳世名作(圖/取自網路)備受矚目。
石濤(一六四二至一七一八年)俗名朱若極,祖籍全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市),為明代皇族宗室的後裔。出家法名為原濟,字石濤,別號苦瓜和尚、清湘老人、大滌子等。
據石濤《雙鉤蘭竹》題跋,他十四歲開始畫畫,一生繪畫數以千計,題材十分廣泛,包括神像、山水、樹木、花卉、蟲魚等,道釋類作品有羅漢(如早年在敬亭山所繪五百羅漢圖)、觀音等,筆墨多變、章法靈活、題材廣泛、風格繁富、意境翻新、造化為師。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中,《羅漢百頁圖冊》是石濤青年時期的工筆人物作品,為完整百開冊頁,如此鴻篇巨制,在石濤一生創作中十分罕見。各冊頁中,羅漢左右分別陪飾眾多人物及似龍、虎、鹿、獅等神獸形象,集人物、山水、花鳥之大成。圖冊歷時三百多年仍保存完好,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