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畫僧石濤名作 廣西故里特展

 |2013.06.12
1314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觀雋綜合報導】大陸廣西省南寧市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是廣西唯一的國家一級博物館,收藏四千多件從南宋至現代的書畫作品,即日起至八月十七日舉辦「丹青桂韻—館藏書畫展」,是館藏書畫精品首次以專題的形式呈獻,其中,清初四大畫僧之一石濤的傳世名作(圖/取自網路)備受矚目。

石濤(一六四二至一七一八年)俗名朱若極,祖籍全州(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全州市),為明代皇族宗室的後裔。出家法名為原濟,字石濤,別號苦瓜和尚、清湘老人、大滌子等。

據石濤《雙鉤蘭竹》題跋,他十四歲開始畫畫,一生繪畫數以千計,題材十分廣泛,包括神像、山水、樹木、花卉、蟲魚等,道釋類作品有羅漢(如早年在敬亭山所繪五百羅漢圖)、觀音等,筆墨多變、章法靈活、題材廣泛、風格繁富、意境翻新、造化為師。其畫風對後世影響深遠。

其中,《羅漢百頁圖冊》是石濤青年時期的工筆人物作品,為完整百開冊頁,如此鴻篇巨制,在石濤一生創作中十分罕見。各冊頁中,羅漢左右分別陪飾眾多人物及似龍、虎、鹿、獅等神獸形象,集人物、山水、花鳥之大成。圖冊歷時三百多年仍保存完好,彌足珍貴。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