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曼哈頓聯合廣場,抗議民眾手持「吹哨者是英雄」、「我們與史諾登同在」等海報,聲援遭政府追緝的史諾登。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揭發美國國安局(NSA)監控計畫的二十九歲前雇員史諾登,十日中午離開香港的高級旅館不見蹤影。英國《衛報》網站公布他的訪問影片數小時後,史諾登就離開旅館。史諾登爆料引起華府極大震盪,幾名議員十日說應該把他引渡回國並起訴。但美國民間出現支持他的聲音,支持者上網連署要求歐巴馬政府赦免史諾登;另外有人在臉書為他號召的募款,僅幾小時就獲得近八千美元(約台幣二十三萬九千三百五十元)。
史諾登上周向媒體提供資料,踢爆國安局大規模監控民眾的通聯記錄,以及民眾在大型網站如Google和臉書留下的網路資料。
媒體將史諾登列為揭露國安局史上最大機密的「告密者」。史諾登五月二十日離開夏威夷到了香港,躲在一間高級旅館。
該旅館職員向路透記者說,史諾登已於十日中午離開。他目前去向不明,《衛報》記者麥克艾斯奇爾十日說,史諾登仍在香港,但「接下來怎麼做,史諾登沒有計畫。對於公布這些資料、選擇公開身分,他想得很透徹,但他沒想到之後怎麼辦」。
該記者說,「我可以想像得到,接下來北京與華府還有人權團體,將會為他的去向展開爭奪戰。史諾登應該會向某個友善國家尋求庇護」。
CNN報導指出,由於香港的酒店房價高昂,相信史諾登的信用卡上限快到,不能不換酒店。有美國傳媒指出,美方情報人員單憑追查刷卡消費的主要地點,已可大致鎖定史諾登的下落位置。
離開夏威夷出走美國之前,史諾登並沒有告知家人。他本人則坦言,自己恐怕再不能回到美國。他還一度表示,擔心美國情報部門會動用香港的黑社會追查其下落。
《華爾街日報》引述接近調查人員消息人士稱,執法人員正審查洩密者史諾登的私生活及職業生涯,以瞭解他是否有同黨。當局正研究以盜竊政府財物,甚或間諜罪名作出起訴。
議員控他涉通敵罪
華府數名國會議員要求將史諾登引渡回美並起訴,佛州民主黨參議員尼爾遜表示,史諾登應面對「通敵罪」的指控。 他說:「這不是『吹哨人』,這是蓄意把高度機密的資料直接交出去,他必須接受法律的制裁。」另一方面,史諾登反對政府監視人民與保護個人隱私的立場,激起美國民間支持。在白宮請願網站「We The People」上,一則「原諒艾德華‧史諾登」的請願已經有三點二萬網友連署;在臉書上號召為史諾登籌措官司費用的募款,也在公布後幾小時內募得近八千美元。
維基解密創辦人亞桑傑周二讚揚史諾登是「英雄」,並稱他曾與對方有過非直接接觸。仍在厄瓜多駐英國大使館藏身的亞桑傑,呼籲各國為史諾登提供庇護。他說:「史諾登揭發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監控行為之一,他是英雄。」
俄羅斯總統普亭的發言人培斯科夫十一日說,如果史諾登要求政治庇護,俄國會考慮。俄羅斯《工商日報》(Kommersant)十一日引述培斯科夫的話說:「我們會根據實際情況來行動。如果我們接到庇護申請,將會考慮。」
多數美國人支持監控
儘管史諾登獲得廣大聲援,但《華盛頓郵報》和皮尤民調中心的調查顯示,大部分的美國人支持美國政府追蹤國民通訊紀錄,作為打擊恐怖行動的手段。
調查顯示,對於國安局監聽數以百萬計電話紀錄做法,百分之五十六受訪者表示「可接受」,百分之四十一受訪者表示「不可接受」,反映大部分美國人對於要犧牲隱私來保障國家安全感到自在。
百分之四十五受訪者認為,若這類監控能夠防止類似九一一事件的悲劇重演,政府應擴大監控範圍,監視每個人的互聯網活動。不過,有百分之五十二人反對這類「地毯式」監控行為。
分析家:可能淡化處理
美國總統歐巴馬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前幾天才會面,展示中美友好,現在美國爆出監控醜聞而且爆料者可能還在香港,讓香港官員擔心處理不當恐影響兩國關係。史諾登向《衛報》說,他選擇躲在香港是為了不讓美國政府抓到他並起訴,但是一些香港官員十日說,史諾登恐怕失算了。
曾任保安局長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說,「我們跟美國確實有協議,我們有責任遵守這些規定。香港並不是法律的真空地帶,不是像史諾登先生所想的那樣」。
一些分析家說,任何希望香港交出史諾登的談判,都必然涉及北京,而後者不可能為了沒有什麼政治利益的小人物,危及與華府的關係。
香港科技大學中國政治專家崔大偉(David Zweig)說,史諾登沒有提供任何對中國特別有用,或是很有政治價值的資料。他說,雙方可能試圖淡化這個事件,以免浪費彼此為這次峰會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