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機車很方便,是台灣人最愛的交通工具;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擁有一千五百零九萬輛機車,相當於每一百人有六十七點六輛機車,其中,高雄市每百人有超過八十二輛機車,比率為全台之冠。台灣機車比率比新加坡、日本高出許多倍。
主計總處統計,截至今年四月底,機車登記數量為一千五百零九萬輛,機車占人口比率為百分之六十七點六,相當於每一百位台灣人有六十七點六輛機車;汽車七百二十五萬輛,每百人汽車比率為百分之三十二點四。以各縣市百人擁有數觀察,機車以高雄市八十二點一輛最多,其次是屏東縣八十一點九輛,台東縣七十八點四輛,最低為台北市四十一點一輛。
台北市公車、捷運等大眾運輸系統便捷,許多民眾出門會選擇搭乘大眾運輸系統,但高雄捷運早已通車,為何高雄機車比率仍然最高?交通部統計處表示,統計是以機車領牌數計算,有些人在家鄉買了機車,但騎至外地工作,例如:在高雄買機車,運到台北上班使用,這輛機車還是算在高雄擁有;這也可以解釋,為何台北機車比率全台最低,但住在台北市的人還是覺得大街小巷機車滿街跑,並不覺得台北市機車特別少。
汽車方面,以南投縣每百人擁有三十七點八輛最多,其次是新竹縣三十六點八輛,連江縣二十一點八輛最少;南投因為公共運輸較少,缺乏市區巴士,通常以跨縣市公路客運為主,南投人出門不是騎機車就是開車,因此,汽車擁有比率最高;新竹縣之前也沒有市區巴士,直到一○一年才有市公車,所以新竹縣汽車比率也高。
台灣人愛騎機車和勤儉習慣有關,騎機車不但方便,成本也比搭乘大眾運輸低。根據交通部統計,機車最主要用途為上下班,其次是購物、業務使用和接送小孩。相較鄰近國家,每一平方公里機車數,台灣是四百一十九點三輛,新加坡二百一十輛,日本三十三點五輛。
由於台灣機車密度高,環保署也透過各項管制政策,包括:加嚴排放標準、建立稽查檢驗制度、推廣低汙染車輛以及汰舊換新等措施,希望降低機車汙染排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