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部落自省與關懷

許家祥/金門縣金城國中九年十班 |2013.05.17
2423觀看次
字級
人都有一顆不服輸的心,但往往也因為過於偏執而不懂得自我反省。許家祥/金門縣金城國中九年十班

人都有一顆不服輸的心,但往往也因為過於偏執而不懂得自我反省。一個人若連自我反省的本性都喪失了,又該如何去關懷他人呢?關懷需要發自內心,真誠的給予他人幫助,而不是一味的施捨,毫無惻隱之心,藉此顯現自己的高傲,而不顧慮他人的感受。

反省是一面透明的鏡子,透過它,可以看見內心的沾汙,進而改變自己。至聖先師孔子曾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以人為鏡可以看出自己的優點,更能從他人身上學習自己不足的地方,縱使對方是個布衣,仍有可取之處。「在獲得勝利之後而能克制自己的人,獲得了雙重的勝利。」這一句話道出了自省的重要,如果一個人在獲得勝利後肆無忌憚的炫耀,便會遭人厭惡,所以應當謙虛為懷,自省在過程中是否有不完美的地方,才能為人人所稱讚。

陳之藩在〈謝天〉一文中寫到:「創業的人都會自然而然的想到上天,而敗家的人卻無時不想到自己。」一句話顯現了世人的內心,有人懂得自我反省,也有人遇到挫折時,就如同此句敗家的人,從不惕勵自我,總是怨天尤人。看看現實社會,新聞總有過失殺人的事件,有的犯人在記者前大放厥詞,毫無悔意,儼然對社會大眾做了最不好的示範。

一個人若能自省,縱使犯了錯,別人也不忍責備;而浮華的鄙夫,縱使犯的錯只是皮毛小事,別人卻會苛責不斷。因此,寧可當個自省的小人物,也不要做虛假的名人。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包含了自省與關懷的關係,或許很多人心中會霧煞煞,為何它們能畫上等號?你可曾想過,一個人若連自省的能力都沒有,又如何能真誠的去看待需要協助的人呢?「自省」難,「關懷」更難,能夠伸出援手的人,往往能夠設身處地的替他人著想,以最不侵犯自尊的方式去解決問題。

「做人不要掌心向上,向人乞憐,要隨時不忘掌心向下,給人幫助救援。」關懷他人,能使心靈愉悅,而當受益者露出微笑,那種心情更是無法言喻。一個人的生命必須付出、分享,才能顯現耀眼的光輝。

沈芯菱,是一位路邊攤家庭出身的大學生,以攝影的方式記錄在全台灣各地默默付出的人,拍下一張張令人動容的影像。前陣子,她獲邀至我們學校演講,開頭就問:「你覺得你幸福嗎?看看這幾張照片,你覺得你幸運嗎?」看著眼前照片中處境可憐、生活貧困的人們,他們的眼神充滿了哀悽,周圍環境凌亂、骯髒,使我不禁反問自己:「我不幸福嗎?」

人的一生有許多種生活方式,沈芯菱從羨慕別人有新洋裝的小孩,變成一個關懷大眾、低層社會的援助者,她自省後散發的關懷之心,點亮了人們心中的那盞燈。

真正的空虛不是沒有心,而是沒有自我反省;真正的貧窮不是沒有錢,而是不懂得關懷。生命的意義不是在於長與短,而是在於期間的付出。人若能以「自省」與「關懷」做為綱紀,隨時銘記在心,相信,世界會更祥和美好!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