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湧出品〉中,六萬恒沙菩薩及其眷屬從地湧出,大眾疑惑,不知此等恒沙數菩薩為誰之弟子?從何處來?此為第十六〈壽量品〉佛陀開顯「久遠實成」的序曲。
一、本品的生起
從此品進入本門。《法華經》的本、跡二門,各代表不同的意義,即:跡門的目的,在於教法的統一,指成佛之道非三乘之教,唯限於一乘,亦即開三乘顯一乘的「開權顯實」;本門旨在「開近顯遠」,指現於八萬法藏三世諸佛的根本,是久遠實成的釋迦牟尼佛。《法華經》的中心命題,在〈湧出品〉,是本化菩薩的出現,而在〈壽量品〉,是佛的本地開顯。
在〈法師品〉,說此《法華經》是難信難解之法,聽聞此說者惑耳驚心。而且連如來在世時,都有許多怨嫉,預想末世要弘傳困難更大。因此說衣、座、室三軌,做為弘通此經者的規則,即〈法師品〉。
其次在〈寶塔品〉三次召募志願弘通此經的人,但說六難九易,詳述此經的不易;到〈勸持品〉佛重勸末世弘通此經,但大多人志願在容易弘通的他土弘通,要在障礙多的娑婆世界弘經者很少。那時八十萬億那由他菩薩誓願,在此國土,即使有三類強敵出現,也要發起不惜生命的大勇猛心,從事弘經工作。
淺行的菩薩對這困難的此土弘經,甚為躊躇,於是佛為說安樂行。所以,能勝任以上所說困難的菩薩出現了,此為佛自久遠劫來,所化成之菩薩,數量無邊,功德無上,即佛化導巧妙之智慧無上。為示現教化無上,故有此品。
二、題名的解釋
本品緣由,《法華文句》說:「師嚴道尊,鞠躬祇奉。如來一命,四方奔湧,故言湧出品。」經文敘述:「娑婆世界三千大千國土,地皆震裂,而於其中有無量千萬億菩薩摩訶薩同時湧出。」此為題名的由來。
以諸菩薩從地中而升至虛空,故曰「從地湧出」。從地湧出者,是何等菩薩?乃六萬恒河沙菩薩,亦各有六萬恒河沙眷屬,中有四大上首為導師。六萬,即喻為六識心。四導師者,即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共四十也。即是說一一皆具六法之根、塵、識心,若能契合於一乘實相之境,即皆應念化為圓明妙智,顯現於妙覺果地之中,以證住、行、向、地之果也。
以何因緣而此諸菩薩從地湧出,即已修習此四安樂行故,及行此四行之人已成就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