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歌 中

方秋停 |2013.05.09
1314觀看次
字級

享受健忘

老化經常伴隨著健忘,忘事雖教人氣惱,卻也因此得以重新品味過往,看過的電影再看一回,每次都覺得新鮮趣味;說過的話再敘述一遍,寓意似乎更真切。如果有天我老了,或許我將遺忘許多事,但願我記得的快樂比悲傷還要多,或許那時我已叫不出至親好友的名字,亦忘卻許多刻骨銘心的往事,縱使我能記得的不多,期盼我所記都是該記的。

池中蓮花晨間開放,午後便就緊閉身姿,幾番開闔之後化作塵泥隨雲遠飛,旋成簌簌雨勢……,霧氣騰飛、消逝,天又轉為晴朗;綠意忘記歸返,一根根枝椏光禿著,繁茂記憶映寫於紅磚,漸地為過往腳印所掩蓋……

張伯母一生勞苦,憂愁日日堆積,心中總有理不完的愁緒,月圓或缺,於她眼中看來總有一層層陰影,一晚風起,鬱鬱血流自動脈衝出,癱躺之際,所有煩憂跟著記憶一起拋出。深邃眼眸從此平靜,心湖已無波紋。

緬梔自枝頭跌落地上,花香隨著疼痛無聲逸散……

如果有天我記憶錯亂,如跳針唱盤般痴痴地反覆,祈願身邊人能夠體諒,給我一些空間,讓我藉著一次次訴說,釐清已然模糊的生命紋路。一首吟唱多年的歌,我輕輕地哼著,忘詞何妨,笛音遠颺,蒼老的聲音偶爾會記得與想起,年輕時的點點與滴滴。

陪伴終老

年歲不論多少,最可貴是對生命的熱愛!公公年過七旬,一天載著婆婆騎行路上,為閃躲前方來車,煞車之時車歪斜倒下,肋骨便這麼斷了好幾根。漫長的醫療復健過程,鶼鰈更見情深。公公忍痛擺動手臂,如手搖槳般奮力,定要脫離困境,繼續陪伴著老妻。情愛久經歲月沉澱,至老,愈加深刻動人。

外公外婆子女成家後便分居兩地。外婆獨居開雜貨店,生活無虞卻極孤單,遇有親人前來,叨叨絮絮的總是外公的不是。外公識字且有學問,天天運動健行,手杖沿途硿硿敲打日影節拍。他早晚一炷香向神明稟報生活狀況,黃曆翻了又翻,心中怨忿卻始終化不開。個性與關係無從改變,既定的吉凶便就發生。外公一口氣不順,先是眼斜然後嘴歪,最後臥床無法起身,徒然瞧望「富貴長青,長年百歲」的祝禱。外婆愁怨鬱積體內,內分泌失調造成腺體病變,鼻咽一天天腫脹,百般折磨後成為致命危機。兩株合體夫妻樹即便繁衍了後代,心志卻相背離,晚景讓人不勝唏噓。

如果有天我老了,祈願那時即便不能照顧身邊同老的人,亦能衷心地陪伴,年輕時因意氣而紛爭,年長後則願相安共存。

之前胡亂臆想的疾病漸地明顯,體質導演病變,曾經不放心上的症狀果然成為肇因,血液、骨骼,心肺腸胃或肝臟,生命終有一項難纏的功課,即便保養良好,最後一刻仍將來到。年少美麗短暫,老來光景更具風華。哪樣病情,哪種不得不面對的殘缺,期盼屆時仍能平靜無怨,心存感激。或許那時我已無氣力,願能咧開嘴角,微笑表達認同,給予枕邊人恆久的支持。當我最脆弱之時,盼所愛之人,能緊握我的手,我也能夠感受到溫暖。

喜過生日

年歲如河,雨季時水位高漲,輕狂意氣往往淹漫了兩岸;冬日枯水,水落遂見沙洲。蜿蜒已過,白蘋岸紅蓼灘頭,鷺鷥佇足、舉翅,為夕照勾勒幾筆生動線條。

風吹著,陽光轉向,如果有天我老了,或許那時我視力已然模糊,看不清山之稜線及岸上點點房舍,祈願我能轉換心境,陶然於氤氳朦朧之美。

一生行腳行過多少里路,到那時或許我筋骨已然糾結,想要伸展卻換得一陣陣疼痛。竹杖芒鞋不再瀟灑,或許我只能臨窗外望,甚或倚躺座椅,想像四季變化的景色。

年老的歌也可唱得熱鬧喜樂,盛壯時的氣憤緊張不見了,含飴弄孫、講古說書,或什麼都不做地清閒。存在便是一幕耐看風景,給予家人、子孫許多的欣喜。或許那時只能緊守四面牆,床邊圈圍著鐵欄,如乘舟夜行,聽著潺潺水流撥撥往前……,霧起雲飛,雨勢傾斜與暫歇,漫漫黑夜,歷歷往事盡成追憶,祈願輕舟過後,眼前一片雲淡風輕。

夫家老奶奶長年一身素樸旗袍,身軀瘦小端坐如鐘。廟前老榕撐起一片綠蔭,綠葉繁茂,長長鬚根因風動搖,寒暑靜靜地計數──九十、九一到九二……,子孫年年增多,呼應老奶奶逐年增長的歲數。老奶奶腦中記滿親人的生日,三百六十五天裡許許多多的好日。兒孫喜歡圍繞著她聊說過往,每條枝葉都有和老奶奶通連的脈落。一天老奶奶躺了下來,雙頰凹陷,兩眼似湖,子孫一個個前來探望,於她跟前大聲呼喊。老奶奶眼神靜定,偶爾閃露出一道道的光采──

「她記得啦!」一旁兒孫眼眶燙熱,老奶奶舌頭含在嘴內,時而囁嚅地顫動,眾人聽不清楚卻懂得她所要說的。

人與神木

歲月,有人將它踩在腳下,有人則扛負在肩膀。田園、山川和海洋,處處都是生命伸展的平台。

走一趟鄉野,細看長者臉上的紋路及其指掌臂間一條條浮出的青筋,便見著生命最真切耐看的風景。不老形象存在果園、海邊,或在真實生活的角落或屋簷底下,一幀幀豐美風光隨處可見。

年老除擁有寬闊視野,更能體會生命的精采,田疇遼闊,稻穗彎腰,豐收季節之後,牧童吹起悠揚的曲調……,年老是條漫漫長路,赤足走在田間小路,老牛跟行後頭,手掌摩挲著土地,陽光照出一身古銅色。年少的汗水和在泥土裡面,而今一身硬骨仍然堅持耕耘大地,老農雙唇笑開,嘴內牙齒所剩無幾。

類似的神情於海邊也可看見,老漁夫將魚網攤在甲板,魚蹤漸少,船隻困頓,他仍燃香跪拜,祈求日後船隻無災無難;另一群老邁步伐仍然奮發,隨車顛簸步入山中,一鏟一鏟向前挖掘,鋤鍬畚箕不願歇息,卯足力氣繼續鑿挖登臨的路,不枉這身肢體與人生。

棲蘭神木園區一森林解說老伯體力雖衰,仍然賣力領隊,沿途向登山客述說山的生成與存在。說起山林故事他目光便炯炯有神,霧起雲飛,一棵小樹經年茁長成大樹,腳步逐年踩出年歲,於向陽背陽間,體悟自然的冷暖。

山鳥跳躍枝頭,野花紛紛開落,雨泉靜靜喧鬧著……,長者如數家珍般訴說山林景觀,提醒遊客謙卑腳步。林木一站便是千年百年,人生相對地緲小短暫,長者指著其中一棵枯躺神木,其根雖然離土,朽爛身軀仍然滋養周遭,樹與人的價值於此可見。(待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