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建壩復活 威脅中南半島生計

 |2013.05.06
2408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四月底的某一天,中國大陸雲南怒江僳族自治州福貢縣馬吉鄉突然傳出陣陣爆炸巨響,隨即煙塵蔽天,而怒江流域興建水壩計畫重新啟動的說法也甚囂塵上。怒江建壩將為大陸帶來水力發電及降低燃煤汙染的效益,但也將使下游薩爾溫江流經的緬甸及泰國數百萬農民及漁民生計備受威脅,並使中國大陸與中南半島國家的緊張升高。

發源於雲南西北部的怒江,全長約三千公里,從雲南一路向南奔流到緬甸境內,成為薩爾溫江,最後注入安達曼海。大陸計畫在上游興建水壩發電,中南半島的供水勢必受到威脅。

怒江流域位於怒山與高黎貢山間六百多公里長的峽谷及原始森林區,已入選為聯合國世界遺產之一;不但生態多元,且地質脆弱,地震頻繁,又是數十種瀕臨絕種魚類以及雪豹、金絲猴和小熊貓等瀕臨絕種動物的棲息地。一旦建壩,不但嚴重影響生態,當地六萬名少數民族也必須遷徙,因此二○○四年大陸前總理溫家寶叫停怒江建壩計畫。

然而就在他於今年三月卸任前不久,建壩計畫又告復活。原因是大陸當局已訂定目標,到二○二○年前全國電力供應量的百分之十五必須來自非碳基燃料。專家表示,由於大陸電力需求龐大,而過度依賴燃煤已在北京及其他北方城市造成霾害,因此當局不太可能基於當地生態的顧慮便延後建壩計畫,僅將原先計畫的十三座水壩縮減為五座。

從昆明開車到水壩預定地馬吉鄉耗時兩天,沿途道路緊貼山壁,崎嶇難行,每走幾公里就會看到坍方,地質狀態極不穩定。然而從今年三月起,已有大批水壩工程人員陸續進駐馬吉;四月底時,工程人員開始用炸藥試炸怒江兩岸的山壁,以確定石壁是否夠強,足以支撐幾百英尺高的壩體。

緊鄰馬吉的丙中洛區鄉居民表示,政府計畫在雲南境內新建四座水壩,加上一座已經在西藏動工的水壩,將使滇西縱谷區原有的風貌一去不返。

大陸當局計畫全國展開三十多項新的水力發電計畫,總發電能量是全美國水電量的兩倍多。其中多項計畫將對印度、哈薩克、緬甸、俄羅斯及越南造成影響。大陸一直拒絕簽署聯合國的水資源分享計畫,因為這將使大陸境內十三條跨國境大河的開發受到約束。

印度新德里政策研究中心水資源專家崔南里表示,大陸當局並未考慮水壩會沈積大量淤泥,而這些肥沃的土壤以往都隨著怒江流到下游國家,滋養地力已告耗竭的土壤;因此一旦水壩完工蓄水,下游國家農民的生計將備受威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