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夢涵
中國文化與學術的璀璨結晶跨越歷史洪流,使生命溫潤,讓生活逸趣橫生。璀璨結晶固然美好,想一窺究竟,又略感不得其門而入,而謝明輝先生所著《國學與現代生活》則抽絲剝繭、層層探索,帶領讀者欣賞唐詩、對聯,於老子、莊子、周易等哲理故事與思想,以平易近人的文字娓娓道來,作者於姓名學一章也闡述了對於取名的獨到見解,是一本能在生活中發現智慧、運用智慧,以建立正向人生態度的書。謝先生在闡釋老子、莊子的思想尤其深刻,以深入淺出的文字讓我們可以輕易地掌握老莊思想,進而將老莊思想運用在我們的生活思維。
書中告訴了我們許多正向的人生態度,我們從出生邁向死亡,從無憂無懼至歷經考驗,沒有正向態度與信念,往往讓人在考驗中無所適從,很多人與事換個角度思考,則柳暗花明,什麼好?什麼不好?什麼有用?什麼無用?這些真的都是這麼截然相對嗎?當別人批評我們無用時,我們會有什麼想法?當我們批評某些事物無價值,這些事物真的絲毫不可取嗎?
作者選錄《莊子‧逍遙遊》的文章,告訴讀者「桂樹可以食用,所以被人砍伐,漆樹可用,所以被人割取。人只曉得它可用的用處,卻不知它無用的用處。就樹木而言,有用則沒命,無用則保留。就自然的角度來看,樹木可美化環境,釋放芬多精,未嘗不是一種用處?莊子告訴我們,凡事從寬廣的角度思考,有時無用亦成有用。」從寬廣的角度思考,並不是非得念醫學系、開名車、考一百分、買名牌才叫開心,因為這些開心與好的定義,是他人樹立的,一個成績普通的人,都有著自己與生俱來的獨特性格,將獨一無二的自我好好珍惜、好好發揮,便是世上最幸福的人,不用太欽羨他人,太貶低他人;同樣地,也不用太抬舉自我,太貶低自我,我們每一個存在世界上的生命都是獨一無二,且彌足珍貴的。
歷經層層考驗,最終邁向死亡,生老病死是生命旅程必經之路,作者收錄了《莊子‧常樂》篇的小故事,莊子之妻辭世,而莊子如何調適心境,生死古今皆然,肉身消殞,親人別離,往往讓心緒鬱結,不得開解,這本書中告訴讀者,莊子如何參透宇宙間事物運行之理,無須恐懼,無須任自己的情緒迷失在悲傷的深淵。謝明輝深入淺出的文字,使莊子的語言不再艱澀,能跨越時空地將莊子的人生觀與我們普羅大眾連結,幫助我們解決人生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