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一本畫冊 闊別64年重聚

 |2013.04.18
3029觀看次
字級
張近志(右)與失聯六十四年的軍中袍澤張惟發(左)和昔日少尉排長曹寶星(中)在嘉義車站會面,三人開心話當年。圖/中央社

【本報嘉義訊】八十七歲退休警察張近志,因捐贈已故愛女的畫冊給醫院,讓失聯六十四年的昔日軍中袍澤張惟發找到他,兩人昨日在嘉義火車站會面。

張近志是江蘇無錫人,與八十五歲的南京人張惟發,都在民國三十八年,考進陸軍軍官學校第四軍官訓練班入伍生教導總隊。兩人結訓後,張惟發考進聯勤兵工廠,張近志考上警校,從此分道揚鑣,失去連繫。

由軍職轉任警察的張近志,最先在南投服務,後來調到嘉義,在嘉義市落地生根。張近志的女兒張惠民因為自幼罹患小兒痲痺,一九七○年代在嘉義基督教醫院接受創院院長戴德森的醫治。喜歡繪畫的張惠民在治療期間,用僅能活動的三根手指畫了許多畫,卻不幸在二十一歲時與世長辭。

二○一○年,張近志將愛女遺留的畫冊,捐贈給嘉義基督教醫院戴德森紀念中心。張惟發則在兒子張玉樹的協助下,經由網路得知昔日同袍的消息,於是透過嘉義基督教醫院的協助,與張近志取得連繫。

無獨有偶,張近志於民國二○○九年五月一日,參加入伍生教導總隊學生來台六十周年活動,巧遇昔日的少尉排長曹寶星,一問之下,兩人恰巧都住在嘉義市。

八十六歲的曹寶星,是河北撫寧人,一九五一年調到嘉義內角的裝甲師,以中校官階退伍,並在嘉義市開麵店。

張近志、曹寶星二人昨日到嘉義火車站迎接張惟發。

三名昔日袍澤見面,分外激動,緊握著手,敘說六十四年前在鳳山五塊厝那段戴斗笠、穿紅短褲受訓的歲月。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