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雙繡花鞋 情牽歌仔戲

薄培琦台南報導 |2013.04.17
2019觀看次
字級

【人間社記者薄培琦台南報導】知名歌仔戲演員唐美雲,從歌仔戲逃兵到視歌仔戲為生命,其間心路歷程,日前於佛光山南台別院「化世益人」講座,與民眾分享「情牽歌仔戲」。

一心希望發揚歌仔戲文化的唐美雲,出生於歌仔戲世家,父親蔣武童是台灣三位著名的「戲狀元」之一;母親唐冰森也是著名歌仔戲小生。

唐美雲首先為聽眾介紹台灣的歌仔戲發展,從早期在戲院有舞台演出的「內台戲」,到在戶外或廟口搭戲棚演出的「外台戲」,再進展到於電視台錄影播出的「電視歌仔戲」,現今則有登上國家劇院、文化中心等演藝廳演出的「精緻歌仔戲」。(圖/人間社記者薛惠芳)


唐美雲雖然出生在歌仔戲之家,從小並沒有跟著父母親學戲,第一次上台,是母親哄著說有一場演出缺一個人,只要上台走一走就好了,如果她願意,父親會送她一雙繡花鞋;她很想穿繡花鞋給同學看,就答應了。父親牽著她上街買了生平第一雙繡花鞋,就此和歌仔戲結下不解之緣。

哪裡想到上台後,對戲的演員不相信唐美雲不曾學戲,「都馬調」唱完沒有收尾,文武場鑼鼓一直等著她接下段,讓僵在台上的她汗如雨下,最後由母親幕後代唱,才得以下台,第一次的慘痛經驗,她想,永遠不要再接觸歌仔戲。

成功演員三要訣

幸好父母親耐心引導唐美雲,利用一次出國演出機會,讓她重拾對歌仔戲的興趣與信心,進而拜師學藝。她記得父親曾說,做一個成功的演員,永遠要記得三件事:冷靜處理台上狀況、幫助對戲的對手過關、控制舞台效果,不讓觀眾看出紕漏。  

唐美雲認為做事要把握當下,該做就去做,就如演出佛教歌仔戲《大願千秋》,如果一千名觀眾裡,有一個人因感動而改變就值得了。她以「吃水果,拜樹頭」飲水思源的態度,傳承歌仔戲發揚忠孝節義的精神,並在校園推廣唐詩教學。她同時在講演會場以「都馬調」、「七字調」清唱詩仙李白的〈把酒問月〉,音調優美婉轉,充分詮釋詩人問月意境,獲得聽眾熱烈掌聲。

聽眾蔡明廷認同唐美雲傳承歌仔戲的願心,對於她演出《大願千秋》、弘揚孝道,則歡喜護持;台南佛光合唱團團長蔡國華表示,聽了演講,讓他想要馬上帶母親去欣賞唐美雲的新作《燕歌行》演出;中一分會督導黃淑美分享,唐美雲藉由歌仔戲表現出人的佛心、生活目標、文化傳承,富有內涵。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