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南台別院的二○一三年度「化世益人」講座,一日晚間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主講「佛法在世間」,近六百位來賓蒞會。圖/人間社記者張錦松
【人間社記者薄培琦台南報導】佛光山南台別院二○一三年度「化世益人」講座登場!首場禮請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於一日主講「佛法在世間」,近六百人聽講。心保和尚引用《六祖壇經‧般若品第二》:「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強調離開世間,想得到菩提是不可能的。
人為何有煩惱?
心保和尚開示,人為什麼會有煩惱呢?主要是「我」放不下,說穿了,我們和佛差不多,問題在於放不下,佛法強調正知正見,正知見就如開車的方向,方向不對,開得愈遠、錯得愈多。所以,佛教說斷煩惱要熄滅貪瞋痴,而佛陀在說斷煩惱前,先說正知正見,斷三結是知見問題,要破除我見,破除疑惑,才能斷煩惱。例如佛陀時代,有人認為在恆河裡沐浴可以解脫,如此說來,恆河裡的魚不都解脫了?
心保和尚表示,我們在世間常有「我想」,做事也各有「我」的想法,我執,就是我的想法。古人說「君子無隔宿之仇」,這不容易做到,可是回頭想想,昨天的事已過去,若心再把它抓回來,就沒有過去,這叫做罣礙,也叫「自找苦吃」。
心保和尚以正向觀點解說「般若空性」,十二因緣裡沒有一個「我」,所謂世間就是六根五蘊,六根六塵就是我們的世界,我們的世界都是聽來、看來、想來的,沒聽過、沒看到的,對我們而言就是不存在。既然六根即世界,煩惱則從心而起,並非外來,若不與之相應即無煩惱。
生活即因緣法!
心保和尚說,我們的心平時太忙了,所以看不清楚自己,而佛陀看我們的心則是一清二楚,因為佛陀的心不動,可我們一直在動,忙於輪迴。心保和尚提醒大眾,觀察世間現象要與佛法契合,不可脫離現實,生活中時時展現因緣法,要有慧解、深觀因緣法,「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這在生活中不斷發生,和尚舉例說明,現在有麥克風,大家就聽得到聲音,就如此有故彼有,若麥克風突然沒電,聲音就會傳不出來,就是此無故彼無。
心保和尚引用《雜阿含經》:「假使有世間,正見增上者;雖復百千生,終不墮惡趣。」勉勵大眾堅定正見,面對世間無常變化,建立「無我」想,把我拿掉,心就平靜,誠如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十六字真言,「無相布施,無住生心,無我度生,無得而修。」了解無我,才會快樂,真正了解空,就會清淨,就會幸福。
世間瞬息萬變,了解世間變化、空,無我,就會自在,人間生活禪在生活中體悟,就如臨濟禪師大喝一聲,世間如是,聽到聲音就過去了,看到閃電就不見了,心念念不住,讓心趕快過去,放下,活在當下,活在現實生活的每一個當下,就會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