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今天起一連三天,是泰國的潑水節,又稱「宋干節」(泰文叫song-glan)。宋干是梵文,意為「太陽運行到白羊座,即新的太陽年開始」,所以被視為是泰國的新年。
每年潑水節,泰國人通常以相互潑水來慶祝,全泰國也籠罩在喜氣洋洋的氣氛當中。演變至今,泰國的潑水節,就如同中國人的新年、巴西的嘉年華會一樣,早已是全球知名的歡樂慶典。
潑水掃厄 最佳祝福
潑水節不但是泰國人最重要的節日,更成為吸引全球觀光客前往「朝聖」的國際觀光慶典,來自全球各地的觀光客,從四月初開始,便如潮水般地湧進泰國,為的就是親身體驗一次這個被稱為「亞洲最大嘉年華會」的潑水節。
潑水節通常是泰國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農閒的時候,因此人們便在這幾天互相潑水慶祝,象徵著把過去一年不好的運氣、事件等通通洗去,也祈求來年能煥然一新、順順利利。
節日前,各家要清掃家內外,焚燒舊衣服,以避晦氣。節日當天要到寺廟中堆沙塔,插彩旗獻花,祈求五穀豐登。晚上,將浸有花瓣的香水灑在長輩的手臂上、背上,表示對長輩的美好祝福;接著,長輩再將水淋在晚輩的頭上,表示來自長輩的賜福。
陸續舉辦 方便趕場
每年潑水節期間,泰國可以說從南到北、從大街到小巷、從白天到黑夜,各個角落無時無地都充滿了「濕漉漉」的歡樂氣氛。因為潑水象徵著消災祈福,因此被潑的人不但不能生氣,還會微笑以對。(當然他一定也會「回敬」你一記)。而除了潑水外,泰國人還會拿一種白粉(放心,對身體或皮膚無害)摻水往別人的臉上抹,同樣也有消災祈福的意思。
而為了讓歡樂的氣氛延續得更久,也為了吸引更多的觀光客到泰國參加潑水節,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泰國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習俗」,那就是泰國觀光客最多的三大城市:曼谷(主戰區──考山路、 席隆路、RCA等)、清邁(護城河周邊是人潮最多的主戰區)、Pattaya(主戰區是海灘大街),潑水節會分先後展開,方便觀光客趕場「從頭玩到尾、從北玩到南」。
其中,曼谷是國定的四月十三~十五日;清邁則提早一、兩天,從十一~十二日左右就開始帶頭玩(一直玩到十五日,共五天);而Pattaya 則是除了原本的三天外,通常還會再延長個兩三天(每年視地方政府規定),一直到十七、十八日左右才結束。
防濕有道 玩得盡興
潑水節期間,如果你不想濕,唯一的辦法就是待在室內,只要你一離開室內,保證不到一分鐘便全身濕透。而為了讓大家能夠玩得開心又安全,過來人有兩點提醒:
1.在各個潑水節的「主戰區」,一定都是摩肩擦踵、滿坑滿谷的人,而這種地方永遠都是小偷的最愛,所以建議大家在去這些地方潑水時,身上只需帶上足夠當天使用的現金即可,其餘現金及護照等重要證件,鎖在飯店裡比較保險。
2.手機、現金(建議只帶錢,連錢包都別帶!)等隨身物品一定要用防水袋或塑膠袋確實封好(那種可以掛在脖子上的密封防水袋最好用又安全),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何時會有一桶水往你的頭上或身旁襲擊而來,因此做好最佳防水措施,才能避免手機、平板電腦泡水等掃興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