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位於加州帕沙迪那的噴射推進實驗室,十一日焦急等待「全球探測器」送回訊號,這個在火星附近執行任務滿十年的飛行器,與地面追蹤站失去連繫已有一周,工程師正努力喚醒這艘可能處在安全節電狀態的探測器。
噴氣推進實驗室在聲明中說,NASA控制人員二日向「全球探測器」發出指令,要它調整太陽能電池板,探測器發回的訊號顯示,它的一個用於調整電池板的引擎出現故障,但探測器上的軟體控制系統工作正常。
隨後兩天中,「全球探測器」未發回任何訊號。「全球探測器」計畫經理桑普說,地面站一周前最後一次收到探測器訊號,儀表指數顯示訊號相當微弱,工程師根據訊號頻率判斷,探測器已自動進入預設的安全狀態,等待地面進一步指示,但隨後就沒有再收到任何電訊。
NASA技術人員認為,「全球探測器」可能自動將故障的電池板轉向面朝太陽的方向,以保持電能,因此整個船體也調整了方向,導致與地面通訊不暢。
桑普說,這艘探測器有足夠的操控系統可恢復穩定狀態,但目前必須先與它重建通訊聯繫。
耗資兩億四千萬美元的「全球探測器」,一九九六年十一月七日發射升空,隔年九月進入火星軌道,探測器上配備的一個尖端科技攝影機,在過去十年傳回數千張珍貴的圖片,其中一些圖片顯示未來人類可以選擇的登陸地點。
目前仍在火星地表運作的「精神號」與「機會號」兩輛探測車,也是經由「全球探測器」傳回的圖片,才得以成功降落火星。
桑普表示,「全球探測器」當初設計時只準備運作兩年,但它持續工作了十年,成為迄今服役最長的火星探測器,發回的訊息比在它之前升空的所有火星探測器加起來收集的訊息量都大,搭載的多項設備至今也都狀態完好,可說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