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中訊】許松發多年前罹患肝硬化,第一次換肝撐了六年後,肝再度出問題,須面臨第二次換肝。他說,感謝捐贈者的無我精神,才能重獲新生。
台中榮民總醫院昨天舉辦器官捐贈感恩追思會,許松發代表獻花給器捐家屬代表楊松齡,表達謝意。楊松齡表示,女兒二十年前、讀國三時發生車禍,他趕到醫院時,收到病危通知。他看到小小一張器官捐贈卡,心想器官捐贈可以救人,也能幫女兒作功德,但又不知女兒意願,在病房內以擲筊代替詢問。
楊松齡說,一開始女兒不願意,他低聲地在女兒耳邊詢問「如果不想作器捐,爸爸仍會養妳,但妳現在無法彈鋼琴、完成夢想,器捐可以讓很多人完成夢想、做他們想做的事。」女兒是樂儀隊成員,從小就有愛心,後來同意器捐,捐出眼角膜 、肝及腎臟等,遺愛人間。
他一度走不出喪女之痛,直到十年前與受贈者聯誼活動,從受贈者身上,可以感受到女兒的器官讓很多受贈者重生,才逐漸釋然,去年加入台中榮總器捐者家屬關懷小組,協助更多家屬走出傷痛。
五十五歲許松發曾是大卡車司機,罹患肝硬化等疾病,他說,原先脾氣暴躁常喝酒及生活作息顛倒。民國九十二年,換了第一次肝,撐了六年多,肝再度出問題,九十九年換第二顆肝過程足足等一年,原以為沒希望,最後接受他人捐贈。
「自己真的很幸運,感謝捐贈者及其家屬的愛」。許松發說,等待的過程煎熬,無法用言語形容,人生很難走,把身體照顧好真的很重要 。
台中榮總器官捐贈勸募小組協調師吳麗華表示,醫院有二十七例器捐案例,腎臟等待人數有一○六六名,肝臟則有一百名,呼籲民眾勇於器捐,讓愛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