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核四議題,除了公投對抗,藍綠也各擬另闢新戰場。據了解,國民黨立委將攸關碳排放的《溫室氣體減量法》列為祕密武器,準備伺機提出用來抗衡「立即廢核」;民進黨則思索廢核後替代能源議題,將討論有關「電業自由化」的《電業法》修正草案。
面對民進黨與民間團體力推反核四議題,國民黨立委吳育仁說,攸關低碳環境的《溫減法》,與非核家園是有衝突的,發展核能是達成低碳家園的選項之一,若廢核,碳排放量勢必增加,該如何達到京都議定書的規定,應該也要提出來探討。
環保署已將溫減法排入本會期優先法案,國民黨籍衛環委員會召委蘇清泉則說,既然要討論就應該整體一起討論,而不是只討論核能政策,他會將《溫減法》列入本會期的議程中,至於提出時程,要看核安報告的狀況來決定。他說,若要廢核,勢必增加石化燃料,台灣一年要多支出約一千億元,此外還要向紐西蘭、加拿大等國購買碳權,一來一往會讓台灣處於競爭劣勢,與鄰國的差距愈來愈大。
據環保署估算,如果核四不商轉,改為透過燃煤發電,將增加一千七百五十萬噸的碳排放量;如核四不商轉、核一、二、三除役,預估二○二五年排碳量,距二○○○年的目標仍有八千萬噸的缺口。
除了推動反核,民進黨也著手強化「後核電時代」論述,黨主席蘇貞昌上周五起積極安排參訪節能、綠能產業。他表示,政府與民眾應做出對下一代負責的決定,除努力發展並廣泛使用節能設備,也要致力推展再生能源。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在國外,發電、輸電、配電都是分開經營,但台電卻集三者於一身,電業沒有自由化,民營電廠發電後交由台電轉賣,無法形成自由競爭。
黨團幹事長潘孟安說,在經濟部等相關單位不作為、台電抵制下,台灣無從發展替代能源,只有修法排除這些障礙,透過法制化的方式,才能讓台灣電業徹底自由化,也才能在廢核後,尋找到更多替代能源。
民進黨人士表示,修正《電業法》目前只是初步想法,待重大議題協調會報討論後,黨中央將明確對外說明民進黨相關立場。黨內評估,台灣光是燈具都改成較為節能的LED或LVD燈,就能省下八成的照明用電,省下一點五座的核四發電量,未來民進黨將提出更完整的政策方向。